|
|
|
中国改革的八条基本经验
|
|
时间:2009-09-14 |
|
当代中国的改革实践,已经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总结,现择其要点,阐述如下:
经验之一: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向”也没有出路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若不顾客观条件变化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固守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僵化体制,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向死胡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相反,如果借改革之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全面走向资本主义,也难以找到出路。这是中国改革的首要经验。
这个基本结论,已经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实践的证实。回顾历史,在社会主义改革浪潮涌来时,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大体上有三种情况:一是忌讳改革,拒绝改革,困难越积累越大,最后引发全社会的危机,被人民所唾弃。二是积极地进行改革,也曾一度出现繁荣局面。但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情况下,把改革变为“改向”,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所谓“休克疗法”,企图在短时间内全盘照搬欧美的政治经济模式,结果经济滑坡,社会动乱,引发了全社会的政治经济危机。三是既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又注意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始终把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作为改革的起点和归宿,从而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国家繁荣,得到人民的真诚拥护。这方面的代表就是中国,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高度赞赏。
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含糊,更不能动摇,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停顿、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经验之二: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清除思想障碍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无不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改革的深化也有赖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其实,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农村改革之初,有人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成是搞资本主义复辟;特区刚建立时,也有人说,特区除了五星红旗是社会主义外,其余全是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市场经济被视为洪水猛兽,被斥之为社会主义的异端;还有些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资本主义土壤,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就是搞资本主义,就是所谓的私有化……
可见,不解放思想,不冲破传统观念,不打破思想枷锁,不抛弃“左”的教条,改革就无从谈起。
同时,我们要警惕右。右的倾向主要表现为思想上、政治上否定四项基本原则、鼓吹“全盘西化”,等等,往往被外国敌对势力利用,还曾酿成政治风波。正因为党中央始终警惕右,才保证了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
经验之三:要把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
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所有改革理论的提出和一切改革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展开的。
正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内容的改革实践,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若没有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将不堪设想。
经验之四:是“异端”,还是正途,要靠实践来检验
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经济体制中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难以被人们接受。因此,后来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的方针,不提市场经济的模式,而是先做起来,从最易被接受的,从原有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简政放权起步,如扩大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搞承包制,地方财政包干等。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原则,使市场调节作为手段,被引入了社会主义经济之中。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在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上取得了突破。邓小平对本次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做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不是说四个坚持吗?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否则是‘四人帮’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解放思想,我们老同志有这个任务。”在这个新思想指导下,开展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面对新旧体制并存的复杂情况,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又进一步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原则。此后,在国内外复杂局面的条件下,市场导向的改革一度遭到非难,但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实践仍在向纵深发展。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才对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地位作了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界定,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根据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当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郑重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使中国改革向更深的层次推进。这种“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尊重改革实践,尊重群众创造,在改革的实践中逐步确立改革目标的做法,有利于改革的稳步推进,同时又防止了出现大的挫折。
经验之五:“骑自行车原理”的启示
自行车骑得太快,易栽跟头,若骑得太慢或者不动,最终也会摔下来,这就是“骑自行车原理”。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改革必须保持一个合适的速度,才能稳步前进。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急躁冒进没有一次不是以失败而告终,在社会主义改革史上,急躁冒进也没有一次成功的先例。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稳定,这是“二战”结束以来很多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经济建设获得的宝贵经验,也是一些后来居上的国家成功之要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我国经济建设的最主要教训就是急躁冒进。形势不好时,头脑还比较冷静,形势一好,头脑就发热。这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急躁冒进,曾经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灾难。这方面的教训要牢牢记住。
经验之六: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和巩固改革成果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我国的法律建设比较薄弱,人治的色彩比较浓厚,许多具体法规和政策往往随着领导人的改变而变更,领导人个人的好恶对政策影响过大,这是社会生活无序、政策缺乏连续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以往发生许多失误,包括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重大失误发生的重要根源。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深刻地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这一深刻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启示是,要把改革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运用法制手段巩固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这样可以使人们在改革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化,还可以避免由于人事更迭,使改革进程发生逆转。
经验之七: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权力的调整,又涉及到利益的分配,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公民的利益。要把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顺利完成,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个领导核心只能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有组织、有秩序、分步骤地积极推进,才有可能实现既定目标。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否定党的领导,解散党的组织所导致的灾难性恶果,从反面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在当今中国,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就失去了一个稳定的政治中心,不仅改革搞不下去,建设也无从谈起,甚至连起码的社会秩序也难以维持。这是全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的实践中认识到的一条真理。
经验之八: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进行改革理论准备
回顾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改革之所以步履艰难,曲折多变,究其根源,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理论准备不足。理论准备不足,就是理论上的不成熟,而理论上的不成熟就会导致思想上的不清醒;思想上的不清醒,又会导致政治上的不坚定;这一切又导致实践上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往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条主义,机械地照搬别国经验,别国理论,别国改革模式;二是经验主义,越是缺乏理论指导,就越容易忽视理论的作用,凭老经验,靠想当然;三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只注重眼前,而忽视长远,重小利而损大局,急功近利。在有些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存在的忽冷忽热,朝令夕改,顾此失彼,究其根源,盖出于此。社会生活中的无序和混乱,根源于思想上的混乱,而思想的混乱又源于理论上的混乱。只有澄清理论上的是非,才能解决思想混乱问题,只有解决理论和思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铲除社会生活的混乱和无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上,许多党吃理论准备不足的亏是相当大的,为此我们党和国家也曾付出过巨额学费。这个深刻的教训要牢牢记取。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