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士顿环球报》:“鸟巢”什么时候能不“空巢”? 作者 Stephen Wade 译者 朱庆和
北京奥运会闭幕5个月了,国家体育场“鸟巢”成了一个寻找新用途的庞大博物馆。
这个标志性的国家体育场因其大胆设计而赢得喝彩,堪称雕塑般的工程奇迹。现在它每天吸引约1万名游客,他们花50元钱到体育场走一走,接着爬过昂贵的座位到一个纪念品商店,商家在那里兜售价格不菲的奥运会纪念品。
作为中国国力和信心上升的象征,“鸟巢”在当前经济形势恶化的情况下,尚未吸引到大型活动,也还没有永久租户,今年只宣布将举办一个活动,即在奥运会开幕一周年的8月8日,上演张艺谋执导的普契尼歌剧《图兰朵》。
这对管理该体育场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头疼问题。北京中信联合体国家体育场运营有限公司称,“鸟巢”每年收入可达3000万美元,但同时承认这是“乐观”估计。这或许令中国政府担忧,但游客们似乎并不关心。不久前参观“鸟巢”的游客高云飞(音译)说:“我不清楚有关‘鸟巢’的计划,但我觉得这里会举行许多文化和体育活动。”当被告知“鸟巢”可能大多数时候空场时,高说,“我觉得这有些浪费。”尽管圣诞装饰已挂了一个月了,但“鸟巢”里面基本上还是冷冷清清的,特别是在当前寒冬之际。
北京市总共有31个奥运场馆,另有5个在北京之外的其他地方。大多数临时场馆将被拆掉,一些永久场馆(主要是那些游泳和网球馆)找到了新用途。“鸟巢”则与此不同,其租金太贵吓退了潜在租户。官方的《中国日报》不久前称,“鸟巢”是一个“旅游陷阱”,上了岁数的市民抱怨门票没有半价。
研究体育营销的美国俄勒冈大学工商教授丹尼斯·霍华德表示,美国的主要场馆无法做到自负盈亏,并暗示在中国也不例外。
出售“鸟巢”的冠名权能带来巨大收入,但此举颇受争议,部分由于中国经济减速和该体育场的性质。许多中国人把“鸟巢”与象征国家的美国自由女神像或法国埃菲尔铁塔相比,反对给它冠以商业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