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亚洲时报》10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对太空的眼光需要更敏锐
要想成为具有主导性的太空强国,中国必须加快步伐,在地球观测卫星技术方面取得领先地位。然而,由于这一领域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使中国的任务变得远比以前预想中更艰难。
自2005年“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来,与本地区国家分享地球观测卫星技术一直是中国的优先选择。过去几年中,来自亚洲许多国家的研究生在中国资助下学习空间技术和应用。中国计划在老挝修建新的基站,并向缅甸提供相应的地球观测卫星技术。在拉美,巴西也成了中国最大的地球观测卫星技术合作伙伴。中国还计划于2013年为委内瑞拉发射一颗地球观测卫星。
尽管开展了如此众多的行动,但中国可能仍将被迫重新考虑地球观测卫星技术战略。另外两个亚洲空间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角色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它将迫使中国官员夜晚难以入眠。印度的斯里哈里科塔太空中心比中国海南岛的最新发射中心更靠近赤道。印度正快速进入东南亚、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市场,并同以色列和欧洲国家签署了几项发射合同和卫星协议。此外,印度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射远程学习卫星的国家。
即使中国能找到有效方法来削弱印度的努力并吸引新客户,它仍要面对欧洲航天局的“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计划及美国的“数字地球”等卫星项目的竞争。
但四川地震给中国带来地球观测卫星战略发展的新契机。它使中科院的地球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已敞开的门缝变得更宽。全球地球观测卫星技术竞争的特点已发生变化,中国的重点和目标也将在未来10年内改变。(作者皮特·布朗,伊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