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新闻周刊》10月6日(提前出版)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太大了,以至于不能这么快地发展“,作者是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全球新兴市场部主管鲁奇尔·夏尔马。文章摘要如下。
3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它已长得太大,以至于无法保持10%的年增长率。到明年及可预见的未来,其年增长率很可能降至最多8%。中国经济以两位数增长的时代即将结束,这将对中国和整个世界都产生重大影响。
直到现在,中国已打破了关于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和维持多久的传统理论。在过去30年里,其10%的年经济增长率已超越其他任何经济奇迹,譬如日本和韩国。尤为重要的是,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中国领导人明白经济减速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将抛开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经济的心态,不再试图刻意维持两位数的增速。
当然,直到不久前,中国国内的新闻报道仍信心十足。今年上半年经济狂热增长仅表现出略微放缓的迹象,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怪罪于西方国家的经济疲软,因为西方国家是中国出口商品的主要顾客。他们还认为,内需强劲可以抵消出口放缓,而北京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的巨大开支以及中国消费者购买力不断增强可以推动国内需求。然而,最新的迹象表明中国国内经济也难以避免出现减速。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以来,中国各大省份房地产首次开始出现降价。价格上涨和需求剧增的疯狂之后已经出现了价格下跌和需求放缓。
经济适度震荡对挤出泡沫是有必要的。但是中国房产过剩的危险不像美国和英国那么大。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处于初期,因此,从长远来看,房产需求很可能会出现大幅反弹,并帮助快速卖掉闲置的积压房。而且与美国人不同,中国人现在没有被债务所累。中国的银行相对而言不太易受房地产开发商的影响,中国房市造成的低迷不会对金融系统构成彻底的危险。
房价在过去几年飙升之后,普通买家面对高价望而却步,开发商却像强盗一样大把捞钱。政府因此很高兴看到房地产价格下跌,或许这是其更大的目标的一部分———通过缩小正在扩大的收入差距来建设和谐社会。
今年8月消费品价格指数(CPI)从去年2月份的8.7%锐减到4.9%。且不论慢慢下调利率带来何种后果,这种渐进政策的确表明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从不惜一切代价谋求增长变为更强调经济平衡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去年消费品价格导致的通货膨胀是市场发出的一条信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存在极限。当一国经济增长到某一临界点时,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是不可能的。
中国仍然是一个经济增长的伟大传奇,正逐步向工业化国家靠拢。但去年出现的一些情况———从消费品价格导致的通货膨胀到政府关注重点的轻微转移———表明这种靠拢的步伐在未来几年内将放缓。去年11.9%的增长率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奇迹的顶点;2009年经济增长率可能降至8%或更低。尽管那将促使政府采取刺激性措施,但中国的发展轨迹不大可能回归到2003年至2007年间保持的超过10%的增长率以及低通货膨胀率。
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