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时代》周刊2008年6月8日文章:跨国公司与中国蜜月结束? 贾斯丁?福克斯(JUSTIN FOX)
2005年五月,全世界跨国公司的中国热正值高峰。当时的一次欧美顶尖公司管理云集的会议上,可以不断听到西方CEO对中国追捧的声音。几年之后,尽管中国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很可能率先复苏,但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与跨国大公司之间的经济蜜月却已经结束了。
西方公司希望从中国消费者手中圈钱,中国政府则冷淡以对。同时,跨国公司用中国制造的商品供应本国市场,他们也开始更多关注其中的风险和隐藏的成本。尽管这并不必然意味着结束过去十年来建立的经济依存关系(特别是中美两国之间),但确实会有重大改变。
要了解个中缘由,先让我们回到2005年五月。那时,CEO们对中国趋之若鹜,是因为中国那时已成为全世界的成本低、产品质量却日愈提高的制造枢纽。他们看重这里为数众多且还在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者群体。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老板们喜欢和中国官员共事,与自己国家的政客相比,他们更乐意与中国官员打交道。
但是,过去几年中,中国平衡被打破了。首先,运输成本的上升,让西方的制造商收紧了大洋彼岸的供应链,更加关注成本问题,如货物运输时间和质量控制等。Archstone咨询公司制造行业负责人约翰?费雷拉(John Ferreira)说,虽然运输费用已经下降,高管的想法却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失去了到中国或更遥远的地方开拓市场的想法。根据费雷拉去年下半年对欧美制造业高管进行的调查,90%的人说正考虑将部分生产单位搬回母国或至少近一些的地方。
全球贸易的严重衰退延缓了这些想法的实施。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变化迹象也只是像费雷拉所做的这类咨询调查。同时,经济低迷也让北京调整了态度。政府采取措施扩大国内支出,并鼓励民众消费。诚然,这对于外国公司来说都是好消息。但同时也意味着美国公司在中国的自主性也会受到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三月份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被否决。但布雷默认为这只是冰山一角,他说,“未来五年中,西方公司在中国有效地从事商业活动的能力将会越来越有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降温对于这种过于亲密的关系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经济关系有如恋爱,分手总是很难。布雷默最近合作出版的《大尾巴》(The Fat Tail)一书指出了全球经济面临的政治风险(重要,发生概率小,且很难归入统计模型的事件为“大尾巴”事件)。他把中美关系归为最大的大尾巴。美国公司或许会将中国视为对手,意味着他们将可能不再和国会的贸易保护政策针锋相对。而曾经是中国经济最大支持者的美国投资银行的实力也不同往昔。而在中国,美国金融体系引发的问题让人对美国的动机和资本主义方式越来越不信任。这段恋曲虽然奇特,结局却可能并不甜蜜。(编译:朱颖)
文章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