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国史动态 > 从保守主义角色演变看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特色(6)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从保守主义角色演变看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特色(6)
时间:2009-08-05  
 
    这里所表现出的对旧学的珍惜和依恋之情是何等深切。章太炎尽管对孔儒之学有很深刻的批评,但精熟于中国旧学,毕竟是他的最大优势。他在《原学》一文中,缕述诸多中国所长,而“远西”所“弗能为”的事情之后,说:“世人大共僄弃,以不类远西为耻;余以不类方更为荣,非耻之分也。”①国粹主义者的保守主义的内心世界显露出来了。
 
    国粹主义者们曾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学者引为同道,以为他们自己所做的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做文艺复兴的事业,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都不具备。于是他们随着时势的发展演变而使其国粹主义时而表现为激昂的革命精神,时而表现为落伍的保守主义情绪。由于他们自身的西学知识不足,缺乏新的理论与方法的训练;同时,在旧学的整理方面也还缺乏足够的积累。所以,他们因直接投身于反满革命斗争而激发出来的进取与革命的精神,随着辛亥革命的退潮而逐渐被其固有的保守主义的形式所压抑,甚至窒息。剩下来的就只有恋旧、恋古的心理了。也正因如此,他们的保守主义也就为后来反对新文化的学衡派承接起来了。
 
    不过,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国粹主义所保守的,与戊戌时期的保守主义所保守的已大为不同。后者所要保守的是所谓纲常名教,最主要的是君主专制制度。而国粹主义者不但不要保守君主专制制度,而恰恰是要打倒君主专制制度。那么,他们着力要保守的是什么呢?这就要看看他们所谓的“国粹”到底是什么。
 
    黄节说:“发现于国体,输入于国界,蕴藏于国民之原质,具一种独立之思想者,国粹也。有优美而无粗觕,有壮旺而无稚弱,有开通而无锢蔽,为人群进化之脑髓者,国粹也。”②邓实说:“一国之立,必有其所以自立之精神焉,以为一国之国粹,精神不灭,则国亦不灭。”③许守微说:“国粹者,一国精神之所寄也。其为学,本之历史,因乎政俗,齐乎人心之所同,而实为立国之源泉也。”我们仔细审读这些文字,可以有几种观念。第一,他们所说的国粹,显然不是物质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第二,这种精神应是一国所独有的。所谓“发现于国体,输入于国界,蕴藏于国民之原质,具一种独立之思想者”,此之谓也。第三,这种精神是足以使国家民族自立的,没有此种精神,国遂以亡,它是国家与民族存亡所系的东西。第四,这种精神是由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所凝聚、铸造出来的。所谓“本之历史,因乎政俗,齐乎人心之所同”,即此之谓也。国粹主义者所描述的这种作为一国之国粹的精神,不免有些失之笼统、抽象。我们开篇所说,保守主义越到后来越在精神上加以放大,甚至变得有些玄妙,就是指此而言。若正面地,具体地说清国粹到底是什么,是很难的。但我们却比较容易说清国粹不是什么。首先,它肯定不是物质的器物。其次,它也不是国家的制度。国粹主义者非常明确地反对中国固有的君主专制制度。所以,他们所说的国粹,肯定是器物、制度以外的东西。由此便可以看出,国粹主义者所要保存的,只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那些精神性的东西。这就比戊戌时期的保守主义者更进了一步。这也是他们能够同后来主要由留学生构成的学衡派连接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学衡派:最高文化精神,中西古昔为一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过不同形态的保守主义,例如有初期的以林纾为代表的古文派,有稍后出现的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所谓“东方文化派”,有后期出现的以梅光迪、吴宓等为代表的学衡派。就其声势之大、持续之久,尤其是其反对新文化之激烈程度而言,自然是以学衡派为最重要。所以,这里我们主要研究一下学衡派。
 
    首先,我们看学衡派是怎样攻击新文化的。他们指责提倡新文化者弃绝传统。吴宓认为,“新文化运动者反对中国的传统”,说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普遍性的文化规范一并打倒”。因此“损害了人类的基本美德与高尚情操”④。梅光迪则攻击新文化派称,“彼等以推翻古人与一切固有制度为职志,诬本国无文化,旧文学为死文学,放言高论,以骇众而眩俗”⑤。胡先驌则说,新文化之提倡者们,“为求破除旧时礼俗之束缚,遂不惜将吾国数千年社会得以维系,文化得以保存之道德基础根本颠覆之”⑥。以此,不能不造成政治腐败,人心浇漓,国本动摇。这等于说,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之发展,是一大罪恶。
 
    学衡派又指责提倡新文化者们,对于西方文化毫无研究,缺乏理解,所倡导之欧化,乃是“伪欧化”。梅光迪说,提倡新文化者“其所称道,以创造矜于国人之前者,不过欧美一部分流行之学说,或倡于数十年前,今已视为谬陋,无人过问者。……马克思之社会主义,久已为经济学家所批驳,而彼等犹尊若圣经。其言政治,则推俄国,言文学,则袭晚近之堕落派(The DecadentMovement),如印象、神秘、未来诸主义皆属此派。所谓白话诗者,纯拾自由诗(Verslibre)及美国近年来形象主义(Imagism)之唾余,而自由诗与形象主义亦堕落派之两支。乃倡之者数典忘祖,自矜创造,亦太欺国人矣。……彼等于欧西文化,无广博精粹之研究,故所知既浅,所取尤谬。以彼等而输进欧化,亦厚诬欧化矣”⑦。
①《国粹学报》第六年第4期.
②《国粹保存主义》,《政艺丛书·壬寅政学文编》卷五
③《政艺通报》1903年第24期.
④《中国之旧与新》,《中国留学生月报》第16卷第3期.
⑤《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1期.
⑥《中国今日救亡所需之新文化运动》,《国风》第1卷第9期.
⑦《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1期.
 
    吴宓在这一点上,也是攻击不遗余力。他说:“彼新文化运动之所主张,实专取一家之邪说,于西洋之文化,未识其涯略,未取其精髓,万不足代表西洋文化全体之真相。”认为,“其取材则惟选西洋晚近一家之思想,一派之文章,在西洋已视为糟粕为毒鸩者,举以代表西洋文化之全体”。还更为激烈地攻击说:“今新文化运动之流,乃专取外国吐弃之余屑,以饷我国之人。闻美国业电影者,近将其有伤风化之影片,经此邦吏员查禁不许出演者,均送至吾国演示。又商人以劣货不能行市者,远售之异国,且获重利,谓之dumping。呜呼!今新文化运动,其所贩入之文章、哲理、美术,殆皆类此,又何新之足云哉!”①梅、吴两氏被视为“学衡派”的灵魂人物,也是该派攻击新文化之最偏激者。他们诬称,新文化提倡者们所输入之学理,通通都是最坏的东西,实难令人信服。
 
    他们对新文化的另一个严重指责是其平民主义。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所谓‘新文化’领袖人物,一切主张皆以平民主义为准则。惟其欲以神道设教之念,犹牢不可破,其行事与其主张相反,故屡本陈涉、宋江之故智,改易其形式,以求震骇流俗,而获超人天才之名。”②彼又说:“今日吾国所谓学者,妄以平民主义施之于天然不可平等之学术界,雅俗无分,贤愚夷视,以期打破智识阶级。故彼等丛书杂志之多而且易,如地菌野草。”③将新文化一派的丛书、杂志概诬之为地菌野草,显属污蔑之词。梅氏又说:“学术为少数之事,故西洋又称智识阶级为智识贵族。人类天材(不)齐,益以教育修养之差,故学术上无所谓平等。……文化之进,端在少数聪明特出不辞劳瘁之士,为人类牺牲,若一听诸庸惰之众人,安有所谓进乎?”④所以,在梅氏看来,一切思想学说,一切文化现象,“其本体之价值,当取决于少数贤哲,不当以众人之好尚为归”⑤。而一切文化之创造,亦仅为极少数优异分子之事,与大众毫无关系。吴宓、胡先驌等也都抱持此种知识贵族的立场,极力排斥平民主义。当然,梅光迪曾说过,“平民主义之真谛,在提高多数之程度,使其同享高尚文化,及人生中一切稀有可贵之物,如哲理、文艺、科学等,非降低少数学者之程度,以求合于多数也”⑥。这话自然不错,但像他们那样,高居于“象牙之塔”内,眼中全无大众,根本不知大众之需要为何,又何从“提高多数之程度,使其同享高尚文化,及人生中一切稀有可贵之物”呢?所以,其所谓“提高多数之程度”云云,不过是些空话而已。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的新时期、新局面
下一篇: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庄举行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