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因为都出身于学生的,大家还是常常意气用事,不懂党的纪律,偏重于感情。邓中夏和几位同学为某问题争执不停,他很生气,向大家宣布:我不对,开除我吧。蔡和森当时在北京,于是几人相约,去李大钊家里和解,这样的和解频率很高,不过对于大家的事后团结也很有效。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26期,作者:王恺,原题:《北大氛围和李大钊的选择》
织梦好,好织梦
即使后来李大钊成为共产党的领袖,他仍然是北平知识界群体的一员,一直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知识界的团结和合作,研究者称之为李大钊的策略。他一生都在努力寻找同盟者。
copyright dedecms
“五四”前后的分野 织梦好,好织梦
“作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代知识分子,梁启超和章太炎引导人们走入启蒙运动的门槛,可是,他们不能够也不愿意跨越这门槛而进入一个陌生、孤寂、充满疑惑的世界。”这是汉学家舒衡哲在《中国启蒙运动》里所做的分析,新一代的反传统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不再致力于救国运动,开始探寻国家在精神和思想方面落后的固有根源。
织梦好,好织梦
1916年,蔡元培来到北京大学,他以前所未有的深入和持久的方式改造着北京大学。李大钊,被章士钊推荐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按照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许德珩的回忆,学生们普遍和李大钊感情亲近,他在日本写的《青春》中的句子曾传诵一时:“以宇宙之青春为自我之青春,宇宙无尽,即青春无尽,即自我无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许多学生在见到李大钊之前已经对他很仰慕了,他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之一。李大钊刚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时候,许德珩就认识了他,相比起陈独秀,这位图书馆长和人亲近了许多。陈独秀整顿上课纪律,有一次把许德珩、俞平伯等几个人都记了缺课——其实是误记。结果许德珩一怒之下把布告牌砸了。一直到“五四”时,当许德珩认识到陈独秀支持学生运动时,才对他印象改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而李大钊完全不同,在许德珩印象中,这位总是穿着褪色布袍子的图书馆长诚恳谦和,含笑接待来向他求助的青年,没有架子。有研究者指出,当时李大钊月薪180元,足以养活四五十人,可还是这样朴素,这和他早年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有关。章士钊说李大钊当时没有“欧美之镀金品质”,并未引起北大同人的注意,所以性格谦和。但是舒衡哲研究出更深层次的理由:此时的李大钊清晰感觉到自己身为“新旧文化之间过渡一代”的困境,他必然会寻求年轻的同盟者,最后发展成对青年的看重和期许。
本文来自织梦
都是《新青年》最主要的撰稿者,在年龄上,李大钊其实也并不比这批求学的青年大多少。按照许德珩的回忆,李大钊只比他大一岁,他们迅速变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当时李大钊着力整顿图书馆,在他手下,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图书馆,大量的外文书籍和中外期刊出现在图书馆里。 织梦好,好织梦
1918年10月,北大搬到沙滩红楼新址,按照考证,一楼除了两间教室外,基本为图书馆所在地。李大钊的图书馆主任室外挂了牌子,不大的房间,却是当年北大少数思想辩论最集中的房间之一,无数次的争辩都发生在这里。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