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还说:
“这是陈云同志早在14年前,也就是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提出的鲜明观点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思想。在那些禁锢的年代里,利用外资问题是个严格的禁区,一提及就要被扣上‘洋奴哲学’的大帽子。但陈云同志不仅明确地肯定利用外资是好事,而且还鼓励大家努力冲破开展利用外资工作遇到的阻力。
……
1987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既定的目标继续向前迈进的一年。我们希望广大从事对外经济工作的同志,能够认真学习陈云同志的谈话,更加扎扎实实地去开展工作,去开拓新的局面。”
《国际金融研究》的这两篇文章,在2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全文转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明白的人看出了点门道,这个时候发表陈云的这篇东西,表明的是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共产党并不会因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而改变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政策。
陈云在言论通过媒体报道了,但陈云未不出席任何公开的活动,不在媒体前露面。由于陈云的共众面前的“消失”,引起外界开始对他健康状况的猜测,甚至某些港台报纸报道说,陈云已经“半身不遂”、“重病在身……”
2、陈云在共众面前“消失”,外界开始对他的健康状况和邓小平的去留纷纷猜测:“半身不遂”、“重病在身”、“十三大时退职”……陈云出来“植树辟谣”;邓小平则直接答疑
1987年3月中旬,久不出门的陈云从北京悄然来到杭州休养。他也知道了一些外界对自己有关“重病在身”的种种猜测。甚至有人将这些猜测与中共十三大的人事变动联系在了一起。看来,露不露面,还真的被外界看成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
进入4月,按国家的规定,4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为植树节。为此,中共中央领导人安排了一个统一的、公开的活动――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中央领导人的植树活动先从在杭州的陈云开始。
植树节应该是4月5日星期日,但陈云赶在了4月4日星期六这天。
4月4日的杭州,迎来了入春以来少有的一个晴天,风和日丽,最高温度20摄氏度。上午10时左右,陈云从住地乘车出发,前往位于杭州西郊被列为西湖新十景之一的云栖。在通往云栖的山间小路两旁,修篁青翠,山花烂漫。陈云等人先到云栖茶室稍事休息,并与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陈法文、省委常委兼杭州市委书记厉德馨、浙江省副省长许行贯、浙江省军区司令员黎清等人交谈了一会。随后,陈云一行又乘车下山去与干部群众一起植树。
车到山路的一个急转弯处,陈云见到两棵熟悉的千年古树。他看了一眼挂在树上的铁牌子,仍写着这样几个字:“树龄1000年”。陈云笑了,风趣地说:“这树年龄不长啊,前几年我来的时候就写的1000年,现在还是1000年。”
旁边人说:“至少也应该是一千零几年了吧。”
陈云又说:“我老家有棵大树,比这还大,据说是三国时刘备的孙夫人栽的。植树造林,造福后人呀。随着社会进步,我们更应该多植树、多绿化,这样才能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云栖竹径”碑亭旁。这里还是有些凉意的,但兴致勃勃的陈云却脱了大衣和帽子。警卫员关切地说:“天凉,可以戴上帽子。”
陈云这次来,除了参加植树,还有一层辟谣的意思。所以他说:“戴帽子照相看不清楚。”
陈云一行来到一片事先准备选好的空地上,见参加植树的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干部群众已经排开了阵式。陈云选了一个挖好的树坑,坑内放着一棵待种的香樟树,大小约有胳膊那么粗细。他拿起一把方头铁锹,左手前握,右手在后用力铲土,一铲一铲地把边上的土送进香樟树的树坑里。在这一系列连贯的动作中,陈云都很用力气,旁边的人不敢相信这位体质本不强壮的82岁老人,竟然能做如此重的体力活。现场的记者们赶紧拿起照相机,拍下了这珍贵的镜头,并记下了现场的情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会儿树便种好了。
结束劳动,陈云与陪同的人愉快地交谈了一会,然而微笑着与大家挥手告别。
就在陈云公开露面植树的第二天即星期日,在京的邓小平、彭真等领导人也同首都百余万军民一起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邓小平等人植树,选中的地点是北京天坛公园的万寿双环亭前,种植的树种是桧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