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默然了。
18日,贺龙、聂荣臻来到成都航空发动机厂。该厂负责人听说有中央领导人要来视察,临时作了准备。
贺龙一行在厂部办公楼前下了汽车,贺龙对聂荣臻说:“我们不上办公室去了,先到工地看看吧。”聂荣臻点头同意,他们径直朝车间走去。
党委书记快步赶上,介绍说:“这个厂是在‘大跃进’的1958年10月18日动工的。上级提的口号是‘一个钱顶两个钱用’,‘一百天建成工厂’,要全面铺开,快速施工,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还要边施工、边试制,边生产。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7个月,但主厂房仅仅建成了外壳,内部还没有安装。辅助系统也只有工具、木工车间投产。”
贺龙、聂荣臻放慢了脚步,认真地听着。
党委书记继续说:“所有的厂房,设计标准都低,屋架跨度大,横梁小,立柱细,承受重量过大。厂房全部采用木屋面、木望板、木檩条、木框天窗和木制大侧窗,就连铸、锻和热处理高温车间也是木结构,随时都有起火的危险。车间的地坪过薄,而且把原设计的水泥地面改成了沥青地面。机器一开,地面就震动、下陷,不能保证加工精度。因为存在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三边’,而是‘六边’了。”贺龙停住脚步问:“什么‘六边’?”党委书记说:“就是‘边施工、边返工;边开工、边停工;边建设、边加固’。”贺龙轻轻地“哦”了一声说:“还是到车间看看去吧。”
贺龙、聂荣臻来到三号车间,看见有一扇大型水平折页玻璃窗开着,就问:“天气还凉,为什么不关上?”说着,用手杖把窗子轻轻一推,准备关上。突然,一块近1平方米的玻璃劈头掉落下来。贺龙急忙向后退了一步,那块玻璃落地,哗的一声在他脚前摔得粉碎,把在场的人们惊呆了。
贺龙面带怒容地说:“这样的厂房能生产发动机吗?工人的安全有保障吗?”
无人回答。因为从厂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军代表到每一名工人,谁都不情愿盖这样的厂房。
在会议室里,由于激动,贺龙不时地用手杖戳着地板,连声音也有些颤抖了:“造飞机厂的钱,是六亿人民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建得这么糟,简直是犯罪!设备还没有完全搬进来,房子就快塌了!你们对得起老百姓吗?!”说着,他又戳了几下手杖。“有人说你们厂在搞多快好省。我看这是少慢差费!”厂长说:“我们提出过这样盖厂房不行。但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争不过来。”贺龙问:“那你们为什么不坚持原则?为什么不直接向中央汇报?”厂长答:“我们向主管部门汇报过,但只同意我们维修,不准重建。说如果重建,就是否定大跃进的成果。其实维修比重建还费钱。”贺龙说:“你们写个报告,把什么时候向谁汇报过,都写清楚。我倾向推倒重建。我回北京请建委派专家来,在技术上再作一次检查。推不推倒,最后由技术部门定。”
贺龙在四川视察中,深深感到国防工业基本建设中的问题严重。3月25日返回北京,第二天下午,他就到周恩来那里,详尽地汇报了视察中发现的问题。两人一直谈到入夜时分,回到办公室,他又和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通电话交谈了许久。放下电话,他写了一封信,附上成都两家飞机工厂的材料,作为急件送给了李富春。李富春看后,决定向这两个工厂派出专门检查组。
检查小组在成都进行了两个月的检查,写出了《关于成都两厂质量问题的检查报告》,6月,由贺龙转呈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批示说:“成都两厂工程质量问题的性质是严重的,必须从中吸取教训。”机械工业部应“进行一次全面的工程质量检查,凡质量不好的,影响安全和生产的工程,从速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根据这一批示,贺龙委托罗瑞卿去成都,同成都军区、成都市委负责人一起,采取落实措施,并决定从军区抽调两个工兵团、两个运输连,四川省和成都市增派一定数量的施工队伍,快刀斩乱麻,重建成都那两个厂不合格的工程,返修、加固尚能保证生产的工程。在返修、重建的几年里,罗瑞卿每年都要到成都去,督促检查一遍。两厂的基建和生产逐步走上了正轨。
国防工业系统中的质量问题,不仅存在于基本建设,而且产品质量也在普遍下降。1960年4月,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到沈阳检查,发现航空产品质量严重下降,以致大批飞机无法出厂。他立即给贺龙和军委写了报告。贺龙看到报告,感到问题严重,决定进一步听取一机部领导的汇报。5月10日,军委常委会听取汇报以后认为:“目前国防工业生产中存在的质量不好问题是严重的,需要立即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并且决定:“在一切国防工业生产中,应当明确提出:质量第一,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数量的口号;坚决反对单纯追求数量,只计算产值,不顾质量的错误观点。”于是,“质量第一,”作为方针,在国防工业系统第一次被明确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