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现代复兴 > 叶以群一生谨奉“遵命文学” 1966年仍被打成叛徒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叶以群一生谨奉“遵命文学” 1966年仍被打成叛徒
时间:2011-06-12  

核心提示:可悲的是他一生谨奉“遵命文学”——1945年在国统区时,奉命批评“反动文人”梁实秋、陈铨等;1958年又遵照指示参与批判异端思潮的何直、周勃、陈涌等;到了1966年,作为上海文艺界的“黑帮人物”,叶以群、孔罗荪等这回是在劫难逃了。他不得不低头交代与“异己分子”潘汉年、与“阎王殿”的周扬等的关系,以及他自己的那些“历史问题”——在当时,“叛徒”的帽子毫无疑问是最厉害的杀手锏。

本文摘自《往事钩沉》,吴元浩主编,作者:散木,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叶以群之死

1966年8月2日清晨,一个人从上海繁华地带华山路的枕流公寓六层楼跳下,顿时车水马龙的大街仿佛凝固了。枕流公寓的前身是近代上海泰兴银行大班的住宅,后来整座大楼被李鸿章购去,并交由其子李经迈继承。再后来,曾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流在此居住,如周璇、范瑞娟、傅全香和刘健夫妇、王文娟和孙道临夫妇、乔奇和孙景璐夫妇以及老报人徐铸成、文艺理论家叶以群、篆刻家吴朴堂等。这一天跳楼自杀的,正是上海著名的文化人、文艺理论家叶以群。

叶以群其人

叶以群(1911—1966),安徽歙县人,笔名华蒂、以群,著名的左翼文学理论家。

他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任进步刊物《北斗》、《青年文艺》等的主编。1932年,他加入了共产党,同时又加入“左联”,曾任组织部长。抗战时他是进步文艺团体“文协”的成员,相继参与《抗战文艺》、《文艺阵地》、《文阵新辑》等的编辑。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他还组织重庆文艺界人士与毛泽东会见。此后他又参与编辑“中外文艺联络社”的社刊《文联》、《人世间》等,还创办有星群出版社。1948年,叶以群赴香港,期间创办有《小说月刊》,并创办了香港南群影业公司。新中国成立后,叶以群曾任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副局长,后返回上海,历任华东和上海中苏友好协会副总干事、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文学》、《收获》杂志副主编等,是上海文艺界著名的作家和领导。

叶以群著述等身,著有大量文艺理论著作、文学作品、翻译文学作品等。而给以群带来巨大名声的,则是在中国的文艺理论领域。他早在1937年就翻译过苏联的《新文学教程》。后来1961年北京召开高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周扬嘱咐他组织班子主编全国高校通用的文学理论教材,这就是他后来与叶子铭等编纂的《文学的基本原理》。此书曾长期作为全国高校文科教材,并多次再版,影响较大。

说到这本书,还要说一下当时的背景:原来,作为中国的文学理论以及文艺学,最早是从域外引进的。在叶以群翻译苏联的教材之后,解放之初最有影响的则是1953年查良铮(穆旦)翻译的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当时曾是中国所有大学文科的文学理论教科书。开启了文学理论为政治服务的先河,或者说是文学理论的“苏联模式”。不过,它只是对革命导师的文艺言论进行了简单的理解。此后,又有毕达可夫《文艺学引论》、谢皮洛娃《文艺学概论》、柯乐尊《文艺学概论》等翻译过来,深深影响了新中国文学事业的开展,特别是理论上的规范。表现在文学上,就是所谓的“日丹诺夫主义”。具体说就是鄙薄历史上的优秀文学传统,并且持一概批判的态度,以偏概全,简单地将“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作为典范,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极致。在文学本质上则只承认文学是一种思维(反映)和认识,而忽视其他的功能,以致形成后来长期影响中国文学创作的“为政治服务”等。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原台“总政战部”主任:我为何以前反共现在促统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