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贝哲民日前在媒体撰文指出,当前的经济危机重塑了全球版图。但在今年早些时候发生的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事件中,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对中东出口国。从十年前的区区40亿美元,中国对中东地区的出口额激增至目前的600亿美元。英国《每日电讯报》28日以《中国重新发现中东》为题刊登了贝哲民的文章。
当前的经济危机重塑了全球版图。但在今年早些时候发生的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事件中,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对中东出口国。从十年前的区区40亿美元,中国对中东地区的出口额激增至目前的600亿美元。
随着欧洲和美国的老顾客削减开支,中国制造企业逐渐将目光转向了中东。
袁春(音)的故事就是这种变化的一个例证。他在迪拜的商场里开了一家店,以前主要向欧洲客户销售青瓷。但前不久,他把自己的库存换成了红瓷,因为欧洲客源已经枯竭,而阿拉伯和非洲客户却还在继续出手,可他们更青睐比较鲜亮的色彩。
推动这种变化的不单是中国商人。距离上海不远的义乌几乎就是一个阿拉伯集镇。义乌的主要街道上开了十几家阿拉伯餐厅,这座城市每年要接待20万名阿拉伯客人。对于四处寻找在国内热销的廉价商品的阿拉伯商人来说,义乌就是他们的麦加。
然而直到2001年以后,阿拉伯客人的数量才开始急剧增加。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安全方面的问题使得阿拉伯人很难进入欧洲和美国;与此同时,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出口贸易激增。后来,油价达到历史高点,给阿拉伯国家带来了大把钞票。
在中国,以创业精神而闻名的浙江商人最先开始去迪拜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首都寻找机遇。在中东,也门哈德拉毛地区的商人最先大量涌入义乌。早在几个世纪前,生活在阿拉伯半岛南端的哈德拉毛人就开始跨越亚洲的海洋开展贸易活动。
这种关系已经超越了贸易的范畴。中国的建筑公司在阿尔及尔和萨那分别修建了阿尔及利亚和也门的外交部大楼,更不用说修建机场、马路和公寓了。更有甚者,它们正在沙特阿拉伯的圣地麦加修建一套轻轨交通系统。这些公司不但工作速度快,而且开出的价格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也很合理。
人们一说起中国崛起的故事,总是会谈到它与欧洲和美国的往来。十年前的确如此,但现在不再是这样。在过去十年里,中国与中东及世界上其他新兴地区的商贸关系取得了蓬勃发展,然而这种变化却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所忽视。
这是渴望为自己创造崭新生活的中国人的故事。虽然他们曾经寄希望于欧洲或美国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离自己比较近的国家。他们的决定证明了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次历史性调整,也证明了丝绸之路经济体的逐步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