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9月2日文章,原题:增长模式不能创造工作机会
北京为全球经济萧条正加剧中国的失业而焦虑。中国的传统形象是,数以百万计中国人弓着背坐在缝纫机和工作台前生产出世界所需的T恤衫和玩具,这传达出这样一种印象:中国是个劳动密集型经济体。
仅仅在某种程度上如此。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吞食了大量资本,从而抑制了工作机会的增长,降低了劳动者在经济大饼中所占的份额,并压制了家庭消费。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中国的增长是资本密集型的,没有像不同增长模式那样创造出众多的城市就业机会”,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路易斯·库吉斯说。造成中国经济更加不平衡的是中国家庭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分享到国有公司通过国家补贴性投资所获得的丰厚利润。这有助于解释中国人的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何会从10年前的52.8%下降到2007年的39.7%。由于收入增长缓慢,中国家庭消费所占GDP的比重———去年只有35.3%,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诚然,据统计,城市工作机会自2000以来年均增长3.8%,但库吉斯说,大陆创造的工作机会比过去处于相似发展阶段的韩国和日本都要少。的确,高产出和较低的就业率意味着生产率的提高。“但就业率低对中国显然是个忧虑,因为不仅对经济而且对社会稳定也有影响”,康奈尔大学教授艾斯瓦·普拉萨说。
那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呢?首先,中国应停止偏爱资本需求量大的重工业。随着经济成熟,制造业的相对重要性会明显降低,但在大陆,重工业份额2007年上升到48.6%,而1978年开始改革时是47.9%(原文如此);其次,北京应在工业领域复制其所遵循的改革道路,允许私企和外国公司同国有企业进行竞争。
尽管服务业在GDP中的份额已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7年的40.1%,但对处在中国这样发展阶段的国家来说,应在55%左右。在美国这一数字约是80%。反感服务业也是计划经济的遗产。尽管同样是1美元投资,服务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要比工业多,这种偏见仍存在。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说,若中国能在人力资本和技术上投资来促进生产力,到2025年时,向服务业的转移能创造出1亿多个就业机会。▲(陈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