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独家新闻报》9月14日文章,原题:中国在地平线上在过去20年里,中国在西南太平洋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逐渐上升。中国崛起为地区一强是由于中国自身的野心及冷战后美国的战略冷淡。
美国没料到中国会进入这个外界认为的权力真空,成为地区影响力的一个竞争者。美国也没料到中国在南太平洋的软实力的上升,今后将对美国在该战略区的主导地位造成硬(军事)挑战。美国一直依赖澳大利亚、法国和新西兰在大洋洲政治的持续影响力,以确保该地区处于西方势力范围内。而现在,地区盟友无法独自应对中国挑战,美国不再能坐视不理了。
中国在大洋洲拥有多重利益。中国希望依据一个国家的政策制衡、阻遏台湾的影响力。此外,中国想要向这些太平洋岛国提供有关渔业、捕鲸、海上钻井、海底勘探及贸易条例的政策,特别是因为这些国家在国际论坛拥有跟其他大国同等的投票权。(中国)运用发展援助和低息贷款的“支票簿外交”服务于上述目标,同时也为制衡地区的西方影响力提供了外交手段。
尽管从地区政治的“亚洲”影响力来说,中国仍不得不与日本等竞争,但它现在已成为三巨头中的主角,影响力还在继续增长。事实上,过去10年里南太平洋国家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关注,而不是其传统西方保护国或亚洲盟友的努力。中国的兴趣不仅使中国人为该地区提供西方回避的项目,还使这些政府在与新旧保护国打交道时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外交筹码和灵活性。
许多西方分析家看到了这些演变对稳定的冲击,特别是中国“支票簿外交”的负面影响。就此而言,中国通过移民、投资和贸易而渗入的政治控制,可能对全球反恐战造成不利后果。但并非所有人都表示悲观或无可奈何。首先,中国肯定不会漠视恐怖主义。而且,中国在太平洋的存在仍相对较弱。有分析家认为,中国与南太平洋的关系是长期的,刚开始的项目主要基于经济利益而不是其他。即便背后含有更大的战略盘算,中国在该地区既无软实力也无硬实力来支撑其新帝国主义野心,所谓中国在南太的威胁只是虚幻。
即便如此,中国在南太的影响力扩大能为它最终投放军力提供潜在的基础。而且通过运用软实力和影响力,中国在大洋洲成功取得了外交和经济立足点,这不仅显示其正崛起为地区大国,还为今后驻军铺平道路。至于这种情况是好是坏,抑或介于两者之间,要取决于如何来看。▲(作者保罗·布坎南,汪析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