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领受不少赞美之词的时候,上证综指昨日(指8月31日——编者注)暴跌6.74%,深市暴跌7.55%。这是去年6月10日以来中国股市的最大单日跌幅,而整个8月中国股市全球表现最差,累计下跌21.81%,创15年来第二大月跌幅。“熊市”之说竟在中国经济大步复苏的时候频频响起。
《纽约时报》称中国股指的表现近乎神经质。但国际媒体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仍很正面,世界似乎正在适应中国经济与股市“有时毫不相干”的“特殊国情”。中国经济依然被一些媒体比喻成“将温暖撒向世界的太阳”。在31日接受《环球时报》调查时,10名中国证券专家中有7人认为近期股市还将反复震荡,而10名受访经济学家中有7人认为中国经济复苏大势不可逆转。这两组专家的判断让投资者几乎无所适从。
跌幅“不管从任何角度看”都实在太大了
今年8月17日,中国A股曾暴跌5.79%,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然而这一纪录仅保持不足半个月便再被刷新。8月31日,沪深两市开盘后一路下跌,在中国股民的捶胸顿足中,沪指失守半年线支撑,并连破2800点、2700点整数关口,最终收报2667点,跌6.74%,创近3个月来的收市新低。深成指收报10585点,跌7.55%。
31日,“沪深两市双双暴跌”的惊人表现,牢牢占据了中国各大门户网站财经新闻头条,整个8月中国股市累计下跌21.81%,创15年来第二大月跌幅,也令A股成为当月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
一名中国证券业内人士3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结束时,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为18.7095万亿元,当日的暴跌意味着一天之内中国股市市值蒸发了1.3697万亿元,而中国股市在整个8月蒸发了4.864万亿元市值。这一数字与2008年土耳其的GDP总量接近。
《纽约时报》援引SJS香港首席投资策略师科瓦尔齐克的话称,中国股指暴涨暴跌、近乎神经质的表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尽管A股市场是封闭的,似乎损失都是由中国人自己承担。但作为重要新兴经济体的中国,股市如此大起大落,显然已吓坏了外围市场的投资者。
《华尔街日报》8月26日曾刊文称,中国经济的蓬勃增长是全球经济引擎,而中国股指的跌幅“不管从任何角度看”都实在太大了。以西方标准看,中国股市监管力度薄弱,容易受政策面影响,因此往往对政策和市场信息过度反应,不是大涨就是大跌。文章称,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催化剂,中国经济始终处于上升轨道,而中国股指如果持续重挫,必将引起全球市场担忧。英国《金融时报》8月23日题为“中国股市与经济无关?”的文章曾如此形容中国股市:一旦政策前景不明,就让股民紧张万分。
“维稳”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
由于象征“牛熊市分界线”的半年线昨天被跌破,“中国股市是否进入熊市”成为多家中国网络媒体当日争论的焦点。一项超过12万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71%的中国民众认为昨天的大跌“意味着A股已经进入熊市”,认为没有进入熊市的占29%。31日多家西方媒体认为中国股市大跌缘于有传言称银行将收紧放贷,而上述调查显示,73%的中国民众认为造成A股近期大幅下跌的原因是政策猜想,而认为罪魁祸首是“公司业绩”以及“正常的涨跌”的分别占9%和18%。有中国媒体31日援引“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的话透出消息,“监管层近期将会推出相关举措来维护市场的稳定”。而在A股市场指数不断波动的情况下,能否“维稳”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
《环球时报》8月31日分别对10名中国证券专家和10名中国经济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名证券专家中7人认为近期后市仍将反复震荡,2人认为股市将继续下跌,认为“不好说”的有1人,而认为“调整后看好后市”的受访者为零。而另外10名受访经济专家中多数人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看法积极,其中7人认为中国经济复苏大势不可逆转,3人认为“不好说”,而认为“中国经济在复苏过程中还会再次陷入低迷”的也为零。
西方媒体近来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也很积极。前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策略师比格斯对《纽约时报》表示,中国股市8月份累计跌幅,是所有主要股指中最大的一个,但这和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不相称的。美国彭博社当日一篇分析文章称,正是由于中国的巨大需求,投资者才应该看好那些向中国出口自然资源的“煤车国家”,美国资产管理公司高级策略师鲍威尔说,我们作为投资者将向“煤车国家”注资。中国经济财富的增长以及政府对公路、铁路和电力项目的投资推动了需求,刺激了铁矿石、铜矿和钢铁等大宗产品的进口。鲍威尔说,“中国创造的需求比美国破坏的需求还多,这是一场西方经济危机,不是全球经济危机,太阳依然照耀在东方,并将温暖散布全世界”。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的分析文章就认为中国股市今年的上涨是由于流入投机活动的银行贷款拉动的,存在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