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我们思考我们的国家及其未来。但如今,在思考美国及其将来在世界的角色时,不可能不想到中国。事情源于哈佛大学的尼尔·弗格森。他认为,中国和美国处于一种共生关系,组成一个紧密融合的整体,他称之为“中美国”(Chimerica)。
在这个整体中,中国制造,美国购买;中国储蓄,美国消费。自1995年到2005年,美国储蓄率从约5%下降到零,而中国储蓄率从30%升至近45%。这种储蓄上的转移让中国人得以将大量资本投入美国及美元资产。廉价中国劳动力让美国保持低通胀。中国避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努力让我们的货币保持坚挺,使我们得以低息借贷。
在21世纪的头几年,“中美国”运行得很好。两国占世界GDP约1/4,占全球增长约一半。但这种一方存钱、另一方花钱的婚姻是无法长久的。摩擦正在形成,并将导致离婚、冲突和潜在的灾难。弗格森认为,中国如今正和美国脱钩,打造一种更多依赖内需的经济。
中国的民族主义也在上升。互联网让中国年轻人变得更民族主义。中国人在全世界收购资源,日渐成为一个威胁美国利益的海外帝国。
美国《大西洋月刊》记者詹姆斯·法洛斯过去3年在中国生活。他赞同弗格森关于经济基本面的部分,但似乎认为弗格森对中国心理状态的分析是学术空想。当法洛斯为中国的意图辩护时,弗格森反驳说:“你在中国待得太久了。”法洛斯反驳说,在中国待得太久和待得太短之间,必然有一个适当的中间值。
法洛斯指出,不存在单纯的“中国”或者“中国人”,中国官员最“反美”的声明中,很多是为了缓和国内焦虑,而这将促成更多美中融合。法洛斯认为,这种融合很深,而且将愈加深入。许多中国领导人曾在美国受教育,钦佩或者至少尊重美国。如果你去西安等城市,你会发现美国和欧洲航空企业已完全融入当地商业生活。
法洛斯说,上世纪80年代他在日本时,有时候感到日本人觉得自己的成功注定导致美国衰退,但在中国很少有这种感觉。相反,中国官员们对融入世界感到兴奋,他们的母亲缠过足,他们自己曾在文革期间犁田种地。如今,他们融入世界了。
法洛斯采访过的一些中国官员认为,美国实行的是不可持续的财政政策,这将导致衰退,但他们对此是失望而不是喜悦。法洛斯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相信中国官员仍然视美元为风险最低的投资。他认同中国和美国将主导21世纪的看法,还认为两国会出现更多良性合作。
我原本就较为赞成法洛斯的观点,美国的债务问题仍是根本问题。可以说,在美国打理好自己的财政之前,和中国的关系在根本上是不安全的。(美国《纽约时报》作者 [美] David Brooks::译者 小河)
文章来源: 中青在线-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