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商业时报》7月7日文章,原题:欧洲步履沉重,中国照常崛起
中国未必会利用即将在意大利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提出重新考虑美元全球货币储备。但预料中国领导人胡锦涛将是峰会无可争议的明星。
几年前,八国集团邀请5个重要发展中国家参加年度峰会,但这种对话没什么实质意义。无怪乎新闻媒体对新兴国家领导人“虚幻存在”的报道也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况已经不再存在。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已经取代八国集团的地位,成为讨论全球经济挑战的最重要论坛。而且,无论是货币储备、气候变化还是世界贸易,所有眼睛都盯着中国,把它视为全球增长恢复的关键。
在八国集团会议前夕,中国最高决策层再次呼吁建立新的全球储备货币,以取代动摇世界金融体系的美元地位。中国还警告美国不要实施“绿色保护主义”。而同时,中国出口继续上升,美欧对与这个亚洲经济巨人不断扩大的贸易赤字日益不满。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日益自信的中国与着力于接受北京经济影响力的西方国家之间对抗而非合作的开始?简·威廉·布兰克特在《中国崛起:西方能够应对吗?》一书中认为,鉴于中国将继续增长(虽然是以较慢的速度),答案不仅取决于北京的行为,也取决于美欧能否适应新世界秩序。
美欧不应抱怨中国构成竞争威胁,不满贸易赤字和哀叹工作岗位流失,而应该打理好自己的事情。对华盛顿来说,其责任是增加国内储蓄、改善国家教育体系和鼓励低端工人接受而不是害怕技术革新。与此同时,欧盟应停止对与中国日益上升的贸易赤字喋喋不休:这个27个国家的集团总的全球贸易数字基本是平衡的;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增加主要源于欧洲、美国和(非中国)亚洲公司投资;另外,不论欧盟决策者是否承认,廉价中国商品使欧洲厂商能保持竞争力和抑制通货膨胀。美欧是否乐于接受类似建议尚未可知。当欧洲人害怕被排除在世界最大经济体与增长最快经济体的所谓“两国集团”时,华盛顿仍在评估与中国的金融和货币纠结的政治后果。
中国的决策者抱怨欧盟拒绝解除持续20年的对华武器禁运以及不愿给予北京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同时,欧盟官员左右为难、不知所措,既要在人权等问题上表现强硬,又要说服中国接受更严格的气候变化标准,以及在伊朗、朝鲜和缅甸等问题上把北京作为一个平等和不可或缺的伙伴。
胡锦涛主席在八国集团会议上的发言将愈加凸显中国的全球角色。但不要期待西方应对中国崛起时的混乱状况能一时得到理清。(汪析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