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3日文章】题:中国可能受华尔街崩溃的拖累(作者:威廉·佩塞克)
令经济学家备感困惑的是:中国可能因何陷入人们这么多年来如此担心的衰退?可能性包括:经济过热、社会动荡、腐败、债务危机、台海战争以及奥运后的增长放慢。这是完全合理的预测。任何一个迅速工业化的国家都难以避免某种危机,更不用说亚洲的新星了。另外,可能性清单上还应包括:华尔街的崩溃。美国的金融困境有可能成为毁灭这个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催化剂。
对于目光锁定亚洲实力的人而言,这有点危言耸听。比如,就在美国议员为救市和避免大萧条而进行争论之际,中国仍然享有10%的增长率。因为拥有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有能力泰然自若地紧急救助美国。
然而,中国避免美国这场危机的可能性正在日趋减弱。列支敦士登银行驻新加坡的战略分析师西蒙·格罗斯-霍奇说:“美国消费者一个子儿都没了,他们将停购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国国内需求不可能填补这个缺口。”
衰退风险
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补充说:“我们都希望因美国金融危机而起的衰退非常非常轻微。”
美国发生轻微衰退的可能性几乎正像股票价格下跌一样迅速减弱。即使对华尔街予以巨额紧急救助,消费下降和大幅裁员仍然很有可能会加剧。
华尔街崩溃的细水长流性质应当引起北京官员的注意。中国的重商模式致使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世界最大经济体的依赖程度到了危险的地步。如果美国进入旷日持久的衰弱期,亚洲经济增长将蒙受重大挫折。
虽然日本式的“失败的一代”并非最佳情形,可是美国人并未坐拥亚洲人那样的储蓄。随着美国增长放慢,债务将减少,家庭储蓄将增加,诸如香港、韩国和泰国这样的出口地只能寻求其它需求地。
欧洲和日本也许于事无补。日本正濒临衰退边缘,而欧洲受美国的影响正日益加剧。这一切都将对中国构成打击,从而使亚洲失去一个重要的稳定之源。
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从10%放慢到8%不会造成灾难。可是,如果一个政府依赖不断增长的繁荣来掩盖国内的挑战,包括贫富差距日益加大,那么增长放慢就会变成一个严峻的问题。
至少需要进行大幅调整:增加国内消费,允许货币升值,加大医疗、养老金和教育投资。迅速做到这些并且把混乱降到最低限度,那将成为经济史上从未有过的丰功伟绩。
认为中国可以在美国经济下滑的同时实现平稳发展的人,很可能像一年前认为次贷危机可控的人一样大错特错。
亚洲脱钩
在这个问题上,关键在于亚洲一劳永逸地与美国脱钩的重要意义。此事说易做难。
常有人指出,亚洲掌握着王牌。如果中国抛售它持有的5190亿美元的国库券,那么美国将受到重创。其实中国也将因此而遭受重创,因为美国的影响将拖累中国极其重要的出口行业。
股票也一样。很多中国人从未经历过衰退。相对于增长放慢,他们更习惯于繁荣。股票投资者更习惯于两位数的收益率,而不是股价大跌。今年中国股票大跌将对人们的情绪产生什么影响,这还不得而知。
有理由认为亚洲能够坚守阵地。该地区自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取得了进步,银行稳定,市场繁荣,货币储备保持在较高水平。美国的动荡将激励亚洲采取措施,减少对大经济体的依赖程度。
诸如中国这样的国家因为没有听从华盛顿官员的建议而取得了成功。多年来,中国备受批评,(华盛顿)要求它加强其银行的稳定性。现在,随着美国认为的最佳金融体系的崩溃,中国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香港投资专家麦嘉华说,亚洲银行不愿购买难以估值的证券,比如抵押债务债券。因此,亚洲银行处于“坚如磐石”的金融状况。而且,中央银行也一直在采取措施促进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尽管如此,如果形势趋于不稳,亚洲仍然可能受到美国经济的拖累。在前所未有的动荡中,似乎可以肯定,一年前几乎还无人考虑的风险有可能成为破坏中国发展的风险。
文章来源: 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