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明镜周刊》:小岗精神鼓舞中国农村改革(记者 威兰·瓦格纳)
原编者按 北京希望通过土地改革使农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他们应获得更多自由,不必向城市迁移。
现在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严俊昌不得不停下手里的工作,放下粪叉,换上干净的白色衬衫。因为这些天,整个中国都把目光投向了距离上海西北方5小时车程的小岗村。中国又有了伟大的计划。记者蜂拥而至,目的仍是:向小岗学习!
不久前,胡锦涛甚至也到了那里。这位国家主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看望了严和其他农民。当然,胡锦涛主席来这里不是为了谈论过去,而是为了对未来发出信号:视察后不久,他与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同志就新的土地改革进行了讨论。胡总书记希望,这项改革能彻底改变整个农村的面貌,并像曾经始于小岗村的新思路一样改变中国。
小岗村是个神话。在中国,几乎每个小学生都听说过它和它的历史:30年前,农民严俊昌和另外17名农民签订了一份秘密合同。18个人约定将当时公社的土地包产到户,人人为自己。
文化大革命后不久开始的这项资本主义冒险尝试在当时是违法的。“但我们太穷了别无选择”,严说。他与其他农民立下誓言,如果他们中有人因此坐牢,其他人要负责照顾他们的孩子。但结果却并非如此:他们成了民族英雄。因为此后不久,传奇改革者邓小平指引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道路。18名农民包产到户后的第一年,收成甚至翻了一番,小岗村成为了榜样。
如今小岗精神可能会鼓舞接下来的改革:共产党打算从根本上允许农民向第三方流转仍归国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小岗这次也走在了其他地区的前面。严俊昌和其他很多农民已经将他们的土地出租给上海一家大企业20年。严现在作为雇员自己养猪。他说,企业向农场投资,使它变得更大、更现代化,我们所有人都会从中受益。
共产党人早就计划进行土地改革。因为他们已经预料到,中国不停生产体操鞋、电视机或油轮并寄希望于世界其他国家也购买这些产品,这并非长久之计。但现在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变成全球经济危机,西方考虑节省开支,所以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必须寻找新顾客——在国内。
中国需要其8亿农民充当新的消费者。共产党希望到2020年以前将农村人口的收人增加一倍,差不多相当于—次时代转折。
44岁的王绍殿(音)正在小岗村外的麦田里耕作。他的拖拉机己经开了24年,但还得继续用很长时间——干农活和作为交通工具。左手拿着起动摇把、准备开动那辆锈迹斑斑的拖拉机的王说,虽然买得起汽车,但他没有养老保险,所以几乎每块钱都被存起来防老。
在人们的想像中,取代欧美人成为消费者的中国人应该是另一种样子。王强调说,农村生活已经明显改善。最重要的变化是,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取消了导致中国农民生活贫困的农业税。
温家宝总理几乎没有哪个月不去农村视察工作。他就像级别最高的社会福利工作者,体察人民的疾苦。但农民不指望国家的施舍,他们希望获得更多自主权。至少最近,在胡锦涛总书记亲切询问时,严表达了这一看法。
小岗村的农民希望更经济实用地利用他们的土地,严在回答总书记的问题时说:“我们希望收益好、能创造工作岗位的企业到我们这里安家落户。”
胡锦涛总书记宣布实施土地改革唤起了人们的巨大希望。现在必须付诸行动。严俊昌,这位小岗村的英雄首先寄希望于总书记向农民喊出的这句话:今后你们所有人的钱包里会有更多的钱。
文章来源: 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