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前的1月1日,美国和中国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此前两周,两国同时公开宣布了双边协定。中国官方报纸《人民日报》赶发了“号外”,而上一次《人民日报》推出号外版——有着红色大字标题,是在此前14年当中国引爆其第一枚原子弹时。
华盛顿对双边协定的反应要更低调,只是例行公事地发布了一个声明。当时,美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而中国排在世界第30位。当时美国的经济伙伴是欧洲和日本,而中国无足轻重。而今天,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是美国债务最大持有者,现在美国选择如何与中国打交道将举足轻重。
30年前,在如何把国家计划经济转变为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的问题上,中国没有脚本可循。最高领导人邓小平认识到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改革之路不可或缺。那年1月,他访问华盛顿庆祝中美新建交,戴上了牛仔帽和领略了一些美国文化。
更重要的是,邓小平使中国向西方观念打开大门。财务绩效指标、合资企业管理条例、银行融资方针、对新投资的税收优惠,以及许多其他做法变成了中国法制环境的一部分。这些是吸引外国投资和鼓励私营部门发展的必要条件。
3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了30多倍,很少有人会否认中国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功。而现在美国处在了十字路口,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尚未能为拯救处于崩溃的全球经济提供有用经验,但如果新任总统奥巴马就任后访问中国,他会发现一些可资借鉴的新方法。
中国已证明,循序渐进而不是突然“大爆炸”的改革,才是成功之路。如果奥巴马想了解基础设施投资如何刺激国民经济,他只需了解大型交通系统、机场、桥梁、隧道和高速公路建设如何惠及中国的经济及城市。
更重要的是,奥巴马将会看到与西方描绘的中国大相径庭的形象:他将会看到一个民众为更好生活努力工作的国家;他将会看到一个自由和开放程度令人吃惊的社会;他会看到一个与美国一样面临诸多挑战和怀有抱负的国家。从打击索马里海盗到防止全球恐怖分子袭击、打击毒品走私、治理污染和增加饮用水供应,中国和美国如今面临着共同障碍,只有合作才能最好地克服。(美国“新美国媒体”网站1月1日)
文章来源: 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