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认为,由于政府缺乏一个长远计划和环环相扣的战略,中国的海外并购努力也许会遭遇更多挫折或导致收购更多本不应收购的资产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8日文章】题:糟糕的交易打破收购神话
上周出现了三条涉及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消息并吸引很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上周二(2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即拥有2000亿美元的主权基金)宣布它将斥资12.2亿美元增持摩根士丹利的股份。几小时后,一个远在四川的私人集团宣布了一个更令人惊奇的消息,它将收购通用旗下的悍马品牌。周五(5日)国有中国铝业公司宣布它与力拓集团的并购协议解体。
这三条消息可能互不相干,但这表明,中国大陆企业的海外并购前景迷雾重重且曲折坎坷。简而言之,中国人正在购买他们应该避免购买的东西,而应该收购的却与之擦肩而过。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三个并购案的进展有助于消除一个在外国投资者和政府官员间广泛流传的神话,那就是坐拥大约2万亿美元外汇的中国政府正有预谋地集中精力攫取全球资产。这个神话曾令很多国家政府和投资者对中国的全球野心感到担忧。现在,它们不用担心了。
即便存在这样一个计划,中国也已经把事情搞砸了。未来较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由于中国政府缺乏一个长远计划和环环相扣的战略,它的海外并购努力也许会遭遇更多挫折或导致收购更多本不应收购的资产。
中投公司继续向摩根士丹利注资的目的和时机也令人不解。中投公司2007年12月在全球资放泡沫最高峰时向摩根士丹利首次注资56亿美元。
在泡沫破灭后,中投公司由于在摩根士丹利和百仕通公司的投资而遭受巨大账面损失。在因此受到国内媒体的炮轰后,该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在香港对投资者说,他已经没有投资外国金融机构的勇气。
事隔仅半年,他的勇气似乎又回来了。中投公司说,它的投资是基于降低投资成本以及对摩根士丹利未来发展和增长持乐观态度的考虑。
美国银行危机的确出现好转迹象,但危机远未结束。作为中投公司效仿对象的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正在抛售它在西方金融机构的资产,包括最近退出英国的巴克莱银行,尽管它在该行的投资受到损失。中东国家的主权基金也采取了同样做法。
中投公司上周以每股27.44美元的价格增持摩根士丹利,这令外界怀疑:如果中投公司对摩根士丹利的增长前景如此有信心,那它为何不在该公司今年2月股价低于15美元的时候增持呢?
四川腾中重工购买悍马的意图更令人费解。这家私营公司主营道路和建筑机械制造,在上周宣布这个决定前基本默默无闻。该公司的并购声明无疑在中国引起争议,不仅因为该公司缺乏经营汽车企业的管理知识经验,而且因为悍马汽车是油老虎的象征,这与中国推广绿色节油型汽车的努力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中国收购力拓受阻带来真正打击。大部分分析家指出,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力拓股价反弹才导致协议解体,其中商业考虑大于政治原因。
虽然澳大利亚政治家立即表示欢迎中国投资。但中国最近在澳大利亚的一系列并购行为显然引起澳大利亚的担忧并激起民族主义者的反对。
文章来源: 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