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四川省苍溪县闹市区,夜晚来临时,大约四万只燕子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飞来,落脚于夜市上空的电线、电杆上,时而盘旋,时而小憩,与街道上来往的行人和夜摊的叫卖声组成和谐的旋律。
无独有偶,这种罕见的奇观过去在北京地区也曾一度出现过。明朝人刘侗,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一书记载:“采育东南二十里,有埠,高丈,广三四十尺,曰聚燕台。岁秋,社燕刮巢日,京畿城村燕,必各将其成雏数千百,聚此台,呢喃竟二日,然后乃能去之。为话别,为语约所群归也。”
采育为今大兴县境内一繁华大镇。原名采魏里,明永乐年间,朝廷的上林苑在此设蕃育署,专门管理皇家园林苑囿,实际上是专为皇家生产副食品的皇庄。自设上林苑署后,改称采育。
“聚燕台”一事,在后来的北京史地书籍《日下旧闻考》、《宸垣识略》中也谈到了,可见确有此事,并非虚传。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大兴县志》亦提及此事,并且作为大兴县境内的一处景致来介绍,把“聚燕台”定为《大兴八景》之一,名曰“燕社鸣秋”。当时大兴县知县张茂节曾为“大兴八景”每景题诗以志,其“燕社鸣秋”云:“旧垒新雏绕屋鸣,年丰社鼓报秋晴。从来上苑多蕃植,燕语呢喃话太平。”
现在“聚燕台”的景观已不复出现。如此众多的燕子聚集在一起久而不散,实属一个不解之谜。但我们相信在当今科学飞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个谜终究会解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