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座五朝古都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也留下了封建帝王所独有的旧社会痕迹。东城区灯市口西街就有这样的一座建筑。它建于明代,两院落,绿琉璃屋顶,它是专为宫廷供养奶母的场所,名叫奶子府。
据史书记载:奶子府原称礼仪房署,清时赐给大将军公宏升。府中有司礼监太监、掌房、贴房,都归锦衣卫指挥。奶子府里的奶妈,旧时称奶口。奶口又分为两类,一种称坐季奶口,每季选四十名养于府内。另一种称点卯奶口,要选八十名养于府内。如果坐季奶口不足,则由点卯奶口补上。由此可见坐季奶口属“固定工”,点卯奶口属“临时工”。
按照明、清惯例,旧时的奶妈都要由宛平、大兴两个县为皇宫选送。被征选的奶妈旧时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女子相貌端庄,年龄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生产后三个月的妇女。进入宫中哺乳时,则需按照宫中生皇子则用生有女孩的奶母,生公主时则选用生男孩的奶母。在选奶口时还要由叫稳婆的检查有无疾病。一旦选中,奶妈的衣食均由官府统一供给,每日供给米八合,肉四两。清时称乳母为“嫫嫫额湟”,皇子降生后交给乳母喂养。因此,清朝皇子与乳母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乳母则抛夫别子,长期在宫中不能和自己亲人相见。当她们抚养的皇子登基当了皇帝,她们的家人则会沾皇帝的光,成为有特殊身价的人了。
传说,雍正皇帝降生后终日啼哭,康熙帝极为不安。经太医诊治,仍不见好转。皇帝龙颜大怒,要治他们的罪。这时有一人进言称:皇子啼哭声震天庭,非凡人所能哺育,需请一位手托玉印、足跨青龙的妇女方可平安。康熙帝急令人前去寻找。当来到大兴时看到一少妇,容貌秀丽,体态丰盈,左手托一块豆腐,行走在田珑之上。当时众人恍然大悟,这豆腐不就是“玉印”、珑沟不就是“青龙”吗?这妇女立即被接到宫中。可巧,雍正小皇帝哭累了饿极了,当这位妇女给他喂奶时,立刻停止了啼哭。这位乳母就是雍正皇帝继位后封的“恭勤夫人”谢氏。
现在的大兴县榆垄乡黄各庄村至今仍保存着这座雍正皇帝的奶母坟。墓前原有神道、石桥、五供,现只有石碑和华表及牌坊。墓前牌坊宽9米、高5.5米,全部由汉白玉仿木构造,梁枋雕有龙云、花纹,十分精美。
石牌坊东北侧,立有雍正八年(1730年)颂德碑一座。上刻“敕建恭勤夫人谢氏碑”。碑文颂扬谢氏“秉性柔嘉,持躬谨厚,服勤内职,奉朕冲年,顺阴阳之宜,善调服御,审寒暑之节,克愤起居”。因谢氏在宫中数十年如一日“敬慎事上”“夙夜匪懈”。在谢氏死后,雍正将谢氏归葬乡里,并为其树碑立传,以表不忘乳母之恩。她的丈夫也就是乳公,也被封了一个小官,现在黄各庄的李氏即其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