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揭阳有两位百姓爱戴的县令,一是刘业勤,一是许联升。他们在为官施政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为官清廉,一贫如洗;善于审案,刑罚分明;都有治理地方的才干,为民办实事;都积极倡导、主持过疏通县中溪河,造福百姓。这些,是揭阳人民永远缅怀他们的原因。当然,由于他们处于的历史阶段不同:刘业勤处于清朝乾隆盛世,政治较为清明,百业兴旺;许联升处于清朝开始衰落的道光年间,政府昏庸无能,列强势力开始入侵中国,国内经济萧条。加之个人性格和修养等的不同,他们又各具千秋。刘业勤清正严明,文学修养甚高,自律甚严,有包青天之称;许联升嗜好酒肆,貌<以“醉”而实不糊涂,真心为民办实事,有“醉侯”之雅称。
刘业勤,广西桂平人。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任揭阳令,不久因家中父亲去世,按旧俗须回家“丁忧”,但没有钱财充当路费,后来得到县中一家当铺老板的资助始能成行。乾隆四十年(1775年)再任揭阳令。刘业勤在任期间,曾主持修筑桥梁道路,疏通溪河,赈济饥民。善于审案,明断刑狱,“人以包孝肃(即包青天)称之”。重教兴学,以培育人才为执政第一要务。积极倡建榕江书院,聘请有名人士到书院讲学,自己还经常到书院与师生一起讨论学习。揭阳的学术氛围很浓,邻县很多人都到揭阳求学。其人文才甚好,曾主持编纂《揭阳县志》。“其政事文章之通雅至今人能述之。”
许联升,陕西人,道光间任揭阳令。据光绪《揭阳县续志》记载,其人“嗜酒而有吏才,虽大醉判决如流,两造(注:原告、被告)无不折服。”人们拿他和三国时期的庞士元相提并论。据说一日“醉侯”醉中聚集县中士大夫捐资,亲率差役疏通邑中大小溪河,使后来城邑免于水患。因此,“士民咸爱戴之”。道光十三年(1833年),因得罪县中权贵被罢官。与刘业勤一样,因为贫困不能归返故里,因此只得在揭邑侨居1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