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向海洋,珠江两岸好风光,人欢水笑群山舞,千帆出海捕鱼忙。顶风斗雨战恶浪,珠江儿女不迷航,社会主义道路多宽广,幸福的日子万年长。我们要让珠江变得更美丽,我们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这首“珠江奔向海洋”的歌词作者是一位在毛泽东文艺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周国瑾。他曾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席兼任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是星海音乐学院的前身)首任校长,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广州市文联副主席,广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广东省政协第三至第六届委员等职。享受国务院给予有特殊贡献津贴的艺术家。
周国瑾于1921年11月11日出生于广州市白云区龙归镇南村乡。父亲在国外当苦工,母亲是个农村妇女,但对民间故事、农谚古训相当熟悉,经常讲给他听,使他从小受到文学启蒙和对文艺书刊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周国瑾考上了番禺师范学校,更成为书迷,在这时期他阅读了不少进步书刊,如《西行漫记》、《大众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延安出版的一些油印刊物,通过阅读这些进步书刊,使他对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和延安极为向往。
1938年5月周国瑾和两位同学从广州辗转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延安后,毛主席要他们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政治、军事知识,由于他喜爱音乐,课余时间便教同学唱歌,指挥连队赛歌。
1940年周国瑾报考鲁迅艺术文学音乐系,当时的音乐系主任是冼星海。在学院里,周国瑾专攻小提琴,白天上音乐课,晚上常在煤油灯下阅读马列著作和中外文学名著,在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同时,他也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1942年5月30日听到了毛主席专门为鲁艺作的报告后,更使他跟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毛主席号召鲁艺的师生们冲出“小鲁艺”走向“大鲁艺”,即深入工农群众的生活和斗争中去。1943年春节,周国瑾参加鲁艺秧歌队,在这轰轰烈烈的秧歌运动中,在那歌海人潮里,有着极为鲜亮的一支队伍,群众称鲁艺秧歌队。该队以秧歌歌舞和秧歌剧的精彩演出而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他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位文艺工作者的光荣和骄傲。随后周国瑾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到陇东农村去生活和采风,他创作的多幕秧歌剧《丑家川》排练演出后得到群众的好评,该剧获得1994年陇东分区的文艺创作奖。
抗战胜利后,周国瑾到延安中央党校任研究员并在中央管弦乐团拉小提琴。解放战争期间,他到华北军政大学担任文工团副团长兼创作室主任。在艰苦的环境下和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写散文、歌词和歌曲,并多次获奖。解放后,他又回到久别的家乡广州,担任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席兼任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星海音乐学院前身)首任校长、党委书记,后任省市文联、作协副主席等领导职务。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以身作则、勤勤恳恳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培养了国内外有影响的优秀音乐家,并成功举办了较有影响的第一届音乐花会,令人永远难忘,为广东文艺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周国瑾是南国文学艺术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见证人。他所写的剧本、散文、诗词歌曲,音乐评论文章等,对广东音乐艺术的发展与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摄影也是他的爱好,国内旅游、出国访问、演出,照相机都是他最好的旅伴。他喜欢拍摄祖国美丽的山河、雄伟的建筑和国外美丽的景色,一幅幅美丽的景色都收入他的镜头里。他所拍摄的作品有些发表后获得专家的好评。
周国瑾创作的作品有:多幕秧歌剧《丑家川》(1944年获陇东分区创作奖)。多幕话剧《保卫牛家堡》、《平凡的创造》(与黄谷柳、符公望合作),独幕话剧《有理想的人》和《周末的夜晚》。音乐论文《音乐艺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保持和发扬广东音乐的优良传统》等50多篇。诗、词、歌曲《在胜利的路上前进》和《珠江奔流向海洋》等60多首。还有访前苏联、匈牙利散记《在国际列车上》、《我们到了莫斯科》和《我们从苏、匈访问归来》等10多篇文章。1992年周国瑾荣获广东鲁迅文艺奖。近年来还出版《周国瑾作品选》和《著名艺术家周国瑾访谈录》。
前不久,经我们收集,周国瑾把他本人多年收藏的手稿、各类证书、照片、书刊及外国友人赠送的礼品全捐献给广东省档案馆名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