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音乐,生命之诗—广东音乐以独具特色的品格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
时间:2009-07-01 |
|
|
(一) 诗心乐韵童年时
1953年10月2日,广东开平赤坎镇北炎乡普通工人余荣炼的家里,一个男孩呱呱落地,这就是现今中国著名的高胡演奏家,继吕文成(第一代)和刘天一(第二代)之后广东高胡演奏第三代传人余其伟。男孩的诞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莫大的喜悦,3-4岁的时候。余母开始教他识字读书,6岁就破例进了乡间的星光小学。
北炎乡风景如画、民风淳朴,清新单纯的童年生活,催发了少年心灵的醒悟,赋予一代演奏家创作的灵气。
余母小时爱吹口琴,其伟8岁便开始跟母亲学吹口琴,后来又学笛子,弹秦琴、扬琴。那时的少年,通过手摇留声机和农村有线广播,欣赏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尤其对刘天一演奏的《春到田间》、《鱼游春水》着迷不已。后来,他到广州拜民间艺人为师,学习快一打,慢一打等十几种手法,又学唱粤曲及木鱼,卖鸡调等民歌。农闲时,他便随村中艺人游历各乡各村,演唱粤乐和地方民歌剧,在演出中提高自己的琴技。
除了音乐之外,余其伟还喜欢读书,尤其对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感兴趣。他除了阅读《东周列国志》、《吕氏春秋》、《史记》等古典作品外,还喜欢翦伯赞、范文澜等史学家的著作。那时家中书籍不多,他便到村中藏书丰富的人家借阅,常常流连忘返,在汲取知识,欣赏艺术的同时,体会中外文化观念的差异,领悟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提高了个人的修养,为以后的演奏和创作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二) 曲折求学路
正当余其伟孜孜不倦地学习知识的时候,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文革初期,学校基本停课,余其伟只好寄情胡琴,遍访县中著名的民间音乐家,还常到民间乐社切磋琴技,得到了很多音乐前辈的关怀和指导,琴技日渐精湛。1968年,局势动乱,余其伟只好返村务农,但仍然练琴不辍。为寻求突破,他还跟随名师学习西乐演奏。开辟了音乐的视野,丰富了演奏的技巧。
命运之神终于向余其伟招手了。1972年夏天,余其伟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精湛琴艺和不懈的努力,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被广东人民艺术学校音乐系(星海音乐学院前身)录取,多年的追求终于如愿以偿。从此,余其伟带着少年的梦想,正式步入了民族音乐的殿堂,与广东音乐结下了终生的缘分。
(三) 醉心民乐,终成大器
进入广东音乐学院后,余其伟先后师从黄日进、刘天一、朱海等名家,并随赵宋光教授进修音乐理论。毕业后,他致力演奏广东音乐,在1982年全国民乐独奏比赛获得一等奖后,更是名声鹊起。他在1987年首届全国广东音乐演奏比赛获一等奖和1989年获得首届金唱片奖后,声誉渐隆。他所奏的广东音乐,不仅遍布大江南北,更在海外十多个国家登台亮相,录音超过三十多种,现为国家一级演奏员,获国务院颁赠“表演艺术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在演奏的同时,他还从事音乐创作。与李助釿合作的高胡协奏曲《琴诗》及广东音乐《流云》、《趣韵》、《丽日南天》、《乡间小景》等作品分别获1987年首届全国广东音乐邀请赛优秀创作奖和1993年第三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播作品征评优秀奖。他还根据自己的心得,发表了《广东音乐文化历程》、《人生境界说》、《心境和意境》等音乐论文和散文诗歌近百篇合三十万字,出版《粤乐艺境》一书。美国音乐教育家、指挥家齐佩尔称他是“一位具有天才技巧和深刻艺术思想的音乐家。”
(四) 致力广东音乐
余其伟曾说:“我们的演奏技术不是目的,而是创造和欣赏自己的手段。”,“从来佳境难寻觅,试作八字与诸君:童心慧眼,傲骨柔肠——不老于世故,不妄信盲从,不随波逐流,不无同情心。”
在余其伟心中,满载着的是其生命的诗篇——看得见而摸不着的音乐。生活的激情,心灵的幽伤,诗意的幻想,都牵动他手中的那把胡琴,凭着一条竹弓,两根丝弦,弹奏出华丽飘逸、清朗活泼、委婉缠绵的乐音。无论在鲜花和掌声面前,还是在传统音乐受现代音乐冲击出现低潮之时,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遗余力地推广广东音乐。如今,广东民族乐团在他的带领下汇集了一批民乐的精英,在北京音乐厅、九运会开幕式、新年音乐会等各种场合都能见到广东音乐演奏小组的乐影,广东音乐越来越被年轻一代所认识、了解并得到了听众的尊重和喜爱。
余其伟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毕生致力于推广广东音乐,宏扬岭南音乐特色,使其以独具特色的品格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我们祝愿这位音乐大师梦想成真,广东音乐更加发扬光大,常留人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