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长乐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猴屿乡分会猴屿村支会,金属牌映衬着周边豪宅般的独栋高楼,这些都是农民到海外打工的见证。(摄影:南都记者陈以怀)
贫农张发球,据说1903年就被迫出洋打工,以80英镑的身价,签下了自己看不懂的英文卖身契。
在后人的讲述里,张发球后来又被转卖到新西兰种菜,每月所得仅1英镑,住的是草棚,吃的是粗粮。过重的体力劳动令他皮开肉绽,十个指头变得又粗又短。
张发球数十年杳无音信,巫婆告诉张妻:“发球乃于8月15日落水丧命。”家人设龛位祭奠,定8月15日为其忌辰。
1954年,经过新中国驻外人员出面交涉,张发球重获自由身。海外52年做工所得仅剩200多英镑,折合人民币1.92万元存入银行。所以当地人叫他“万九二”。
这是一段早年的传奇。它的影响在于,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当地人对于海外打工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张发球辛苦为奴的印象上。
但是张发球返乡20多年后,长乐农民受生存环境所迫,最终还是不得不走上这条海外打工路。
从“猪仔”到“万八客”
张发球回乡后,逢人就说:“我这个旧社会的猪仔劳工,全靠共产党拯救才有今天。”
时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历史上经历过数次海战的福建沿海,又成了大陆直接面对台湾的第一线。很难说当时有没有人想过从台湾海峡东渡外出,但真正这样做的人,几乎没有。
直到改革开放后,张发球式的海外悲情打工故事才发生转变。
1980年,摇着小木船到对岸的三分洲耕种的卢志中经常可以看到江海交界处繁忙的交易场景。出海捕鱼的长乐渔民和台湾渔民做起了走私生意,用黄金白银或者赴内地采购来的虫草,换取钟表、皮包和电器,然后上岸倒卖。《长乐市志》记载,沿海乡镇走私、贩私活动猖獗,金峰地区成为走私货集散地,日进出车辆1000多辆次,交易者2万~5万人,成交额30多万元。
23岁的卢志中并没有从这一波走私潮中受益,虽然他所在的浮岐村与闽江入海口仅有一街之隔。卢志中老实,勤劳,但不精明。按他的说法,只有精明敢闯的人才能发走私财。
浮岐村跟猴屿乡的其他村子一样,多山,少地,村里比较集中的田地都在靠近琅岐岛的三分洲上。卢志中每天一大早就带上盒饭和农具,摇船,上岸。他要在那里劳碌一整天,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中午就吃带来的盒饭,有时候是米饭就着萝卜干,有时候是番薯粥,一年难得吃上几回肉。
1979年,长乐地区的禽肉蛋价格是:每公斤猪肉2.04元、牛肉1.96元、羊肉2.16元、鸡蛋淡旺季平均2.25元、鸭蛋淡旺季平均2.02元、活鸡2.42元。该年农民的平均纯收入仅有200多元。卢志中感慨,如果想吃肉,一年辛苦劳作所得,只能换来100公斤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