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头一路带领他们翻山越岭,跨过中缅边境,随后潜入泰国,一路都有缅甸兵持枪护送。然后,从泰国坐飞机前往新加坡,由新加坡直飞纽约。抵达纽约的时候,已经是7月份。
卢志中和郑家璧分头投靠纽约唐人街的亲戚。2万美元的偷渡费在人到纽约的那一刻,由猴屿乡的联谊会或同乡会代为筹集付清。卢和郑所要做的,就是先在同村人经营的中餐厅里洗碗或者炒锅,慢慢还清欠债,积攒资本。
身为侨领的陈清泉对20世纪90年代初洞头村的一次集体偷渡印象深刻。接获蛇头领人的通知后,陈清泉带领几个餐厅老板上前接洽。“一共20几个年轻人,每个人偷渡费1.8万美金,总共30多万。”陈清泉等人代垫了这笔巨额费用。随后,每个餐厅老板根据经营能力,分配到3-5个同村偷渡者,让他们在自己的餐厅内做事,每个月工资1700美元,扣留1000美元,作为偷渡费偿还,实发700美元。
“只要一年半时间,这批偷渡者就能把债务还清,可以开始攒钱寄往家乡,准备盖房子了。”“我帮助过的老乡有多少,我也记不得了。”陈清泉说,最关键的是,长乐人在美国搭建起来的关系网络从根本上解决了初到者的心理恐慌和工作着落等现实问题。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介绍,互助网络包括安排新来者的居住地、提供有关居留美国的信息和工作机会,乃至提供赴美费用的无息借贷等。在美国站稳脚跟后,陈清泉等人利用关系网络和经济实力,让亲戚朋友等人具有了赴美打工的可能性和可行性。1984年以前到美国的长乐人,平均每人牵引出去的亲朋好友大约是80人。
留下的人又出去了
来到纽约的郑家璧隔着重洋,用小学的文化水平给留守老家的妻儿写信,告诉他们纽约多么繁华,洗碗的工资高得离奇,“美国干一月等于家乡干三年”。他庆幸自己39岁了,还作出了出国打工的重大决定。
但是没有出去的农民,也在寻找自己的出路。
当潭头、猴屿、营前涌现海外打工先行者的时候,曾经走私猖獗的金峰镇开始了农民本土创业。长乐籍作家黄国桢曾这样描述金峰镇的转型过程: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长乐海上走私猖獗,全国各地商人、游客涌向长乐,就为了购买紧俏的家电商品和纺织品,不少长乐人积累了第一笔财富,走私被禁绝后,长乐农民摇身一变,又成了加工各种轻工产品的厂长、经理。
1981年,金峰镇华阳村农民郑良官在河南推销手工蚊帐。看到报纸上登了一则经编机的广告。“这个经编机可以织蚊帐、织布、织装饰布。我把报纸拿回来,几个兄弟坐在一起研究,认为这种经编机很先进,于是就跟湖州机床厂联系,对方报价一台2.75万元。”
郑良官七拼八凑,14个股东凑足了2.75万元,金峰经编厂悄悄开张了。第一年结账,金峰经编厂共赚了10万元,第二年又盈利30万元。
金峰人都见证了郑良官的成功,纷纷效仿。20世纪80年代初,金峰人靠集资的方式办起了100多家经编厂,产业基地初具雏形。
1984年8月13日,福建省第二次乡镇企业工作现场会在金峰镇召开。这个时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也来到长乐调研,将金峰镇以纺织为主的乡镇企业命名为“草根工业”。
郑良官的厂越办越大,换过多次厂房。他第一次租赁的4间民房,成为了中国“草根工业”的诞生地。
1985年,长乐地区的乡镇企业猛增到2046家,乡镇企业总产值3.35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企业总产值2.21亿元,是1983年的3.56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2.6%。
长乐市郑和研究会会长石金秋说,金峰镇的乡镇企业家们一样传承了长乐人漂洋过海的基因。1995年后,当地很多纺织业老板开始了资本移民。
从1978年开始,时隔不到20年,长乐人的人生路线就一分为二,平行但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