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粗粗对比了一下,更加体会到柯老这句话的来之不易。由于柯庆施坚持“不能套比例”,以致上海虽然划了15419名右派,但是相对数还是比别处明显“落后”。八届五中全会后,举行过一次在京政治局委员会议,柯等七八位政治局委员都没参加。会上挽留过总理,但压根就没有“以柯代周”之说。历史啊,只能一是一,二是二。
本文摘自《江淮文史》2004年第1期,作者:邓伟志,原题:《评柯庆施》
柯庆施,安徽歙县人。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历任中共安徽省临委书记、上海闸北区委书记,红八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统战部副部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央上海局书记、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1965年4月病逝。
作者小介:作者邓伟志,安徽萧县人,上海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曾任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现为全国政协常委。
在中共八大的20名政治局委员中,至今没有出版传记的,只有柯庆施一位了,看来对柯庆施的评价还有难度,对柯庆施一生进行研究的人可能也不多。最近终于出现了两篇专门讲柯庆施的文章。一篇是冯锡刚的《“好学生”的最后十年》,一篇是金平的《关于柯庆施几件事的真相——评<“好学生”的最后十年>》(均见《随笔》杂志)。前者全盘否定柯,后者充分肯定柯。这引起我的注意和思考。
柯庆施支持“评海罢”吗?
“文革”以后,柯庆施在政治上的名声不好,最主要的一个缘由是盛传“柯庆施支持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大家知道,30多年来一直讲,是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以下简称“评海罢”)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十年浩劫后,人们很自然地对“评海罢”的支持者有反感。社会上有很多书籍、文章都在讲是柯支持“评海罢”的,还能不相信吗?可是,不符合事实的话重复千遍,也决不等于事实。
“评海罢”的始作俑者是康生等人。先是曹轶欧请人评,后是江青组织人写。1964年,江青在北京找人写,未成,1965年春又转而到上海。江青是怎样找到张春桥、姚文元的?是不是通过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还是其他人?说法不一。不过,可以从姚文元的写作时间上找到一些线索。我首先向当时与姚同在一个办公室的胡锡涛打听。胡锡涛回信说:“(1965年)4月下旬,内刊与华东局办公厅对换办公地点,从丁香花园迁出,搬入宛平路11号那幢三层楼。我的办公室在第三层楼……我搬入时,我的办公桌是很小的一张,而在右侧有两张大写字桌。公务员说是为姚文元准备的,他写文章要大桌子。五一节过后不久,姚大摇大摆来了。我弄不清他来干什么,但他是内刊编辑部副主任兼文艺组长,是我顶头上司,我不过问他的事。他来后,没有马上进入写作,先是到二楼与原《解放》杂志的同事聊聊,如钦本立、林学渊等等,但也没有透露写什么文章。直到过了一个月,我在周末过组织生活时,听林学渊讲:姚文元在写评吴晗的《海瑞罢官》,是由翁佩珍打字、油印,看到油印稿,才知道这件事。我听了也没在意,姚写批判文章多了,以为这一篇也只是个人兴趣所致……从5月一直搞到10月,断断续续写了6个月,大约写了10稿……他写到第8稿时,主动让我看稿(平时我不看他的一堆书稿),还叫我提意见。”其次,据协助姚查史料的一位历史教师讲,姚是于1965年5月开始动笔的。姚在写了好几稿以后,交中共上海市委领导审阅、讨论、修改、定稿的,最后于1965年11月发表。姚文元当时的编制在《解放日报》文艺部。据当时的报社领导说:“姚文元写‘评海罢’时,向我请过假,说市委要他写个东西,‘五一’以后文艺的稿子一般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