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中国生活了50多年,为啥想起来要回日本呢?”“那时候已经改革开放了嘛,说是日本生活好嘛,都知道嘛。”“您在中国过得怎么样?”“家里有45亩地,还养了很多羊,生活挺好的。”“当时您在中国,怎么和日本联系上的?”“是通过赵永春,他以前在大罗密派出所当所长,后来调到方正县外事科。他熟悉我呀,是他去找的我。”“您怎么回到日本的?”“1986年寻亲,我去东京,我哥哥去认的我,他比我大8岁。”“他还认得出您?”“他从小有点印象,哥哥和我都是和开拓团一起来中国的,我们失散后在得莫利(方正县地名,距离大罗密镇约10公里)被人收养,哥哥是上世纪70年代回去的,当时在国内并不知道有个弟弟在这里。”“您回到日本后,家里解释没当年为什么把您扔在苞米地里?”“1945年,日本退兵是不?它侵略中国,中国把它打败,我是遗留下来的孤儿。听哥哥说,父亲当兵,先跟部队走的,我们属于迁民,和母亲后来到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怎么走散的,我也不清楚。”
横山茂口中所谓的“迁民”,指的就是当年日本向东北大批输入的开拓团民。
日本开拓团: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所谓的‘开拓团民’,其实质就是‘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农民作家、县文联兼职副主席郭相声如是说。
“其实,日本军国主义觊觎中国东北三省肥沃土地由来已久。”郭相声说。
1906年,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和关东都督府,实施殖民统治。1908年6月,“满铁”首任总裁石藤新平,向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提出备忘录再次鼓吹满洲移民论:进入满洲之我国移民,以今后10年为期,至少为50万人,若有可能则应达到100万人以上。如年积月累移入大量人口,满洲则在事实上成为帝国领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满蒙殖民实业计划书》强调,目前是满蒙殖民千载一遇之绝好机会。计划书提出,1932年要从日本募集移民6000人,以在乡军人为主体,“50年后使满蒙的日本人至少达到500万人”。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在中国东北十余年的殖民统治中,除“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国策移民”等农业移民外,还有政治移民、工业移民、商业移民、文化移民等,总人数达百万以上。
史料显示,日本向东北地区的武装移民共有五次。参加第一次武装移民团的493人于1932年10月北上佳木斯,改称“佳木斯屯垦军第一大队”,下设4个步兵中队、12个小队,还有炮兵1队、机关枪1队。
在郭相声搜集的史料中,就有日本开拓团女子报国队练习手枪射击的图片。
“到1932年,日本开拓团已转变为武装移民,由最初的商租土地,改为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掠夺。”郭相声说。
当年的日本关东军《移民方策案》规定:伪满政府要将“国有地、官有地、逆产地”作为日本移民用地,实行有偿征用。所谓“有偿征用”也是低价强买,最低的一亩地仅给一元钱,与无偿霸占无异。
在1939年、1940年两年间,日本政府向方正县先后移来两个开拓团,掠夺了方正东部地区大罗密、伊汉通共计18000亩水旱田,两地大约3000余当地农民,则被驱赶到偏远地方“开拓”。在郭相声的考证中,据当年被日本人撵出家乡的吉兴屯农民张喜才回忆:1939年秋,伪县公署开拓科在村长带领下,召集村民开会,宣布“土地是国家(指伪满洲国)的,要由国家收回,然后再租给大家种。”随后逼着大家交出地契,接着就以“房子是你们的,可你们占了国家的地皮”为由,逼着搬家。最终他们被迫迁往“挑灶沟”,大冬天只能在地上挖个地窨子,搭上木头铺上草栖身。
而日本开拓团一到中国,就住进新建的房子,车马牛样样都有,种着好地,生活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