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春华秋实
|
|
时间:2009-09-14 |
|
倡议恢复高考第一人,武大教授查全性 恢复高考第一年,570万考生走进考场 1978年的科学大会上的知识分子代表 新世纪第一次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在主席台上。 回望30年流光溢彩的辉煌壮举,我们无法否认,人的解放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完全可以说,是人的解放推动和促成了社会的伟大变革,没有30年来人的解放,一切的发展与成就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更有理由说,30年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就是人的解放。
在这场惊世骇俗的伟大改革中,广大知识分子群体既是受益者,更是无可替代的推动者。30年,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辉煌的30年,同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辉煌30年。
重入“正册”一代知识分子尊严的回归
记者:改革开放30年,是人的解放的30年,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解放的30年。30年中广大知识分子从被压抑和束缚的“另册”中走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和建设中的一员。30年,在知识分子解放方面标志性的政策有哪些?中国知识分子具体经历了一段怎样的解放路程?
杨金海:我国知识分子的解放和发展是全方位的,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分子被确立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获得了政治解放。改革开放前,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知识分子曾在很长时间里被看做小资产阶级甚至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成为“团结、教育、改造”的对象。1978年3月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郑重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这标志着广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彻底解放。我们党还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广大知识分子焕发出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系列有关论断,都使中国知识分子进入了最受重视和最受尊重的历史时期。
二是彻底扭转了“脑体倒挂”局面,获得了经济解放。改革开放初期,“脑体倒挂”现象严重,知识分子的收入远远低于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当时曾经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为弥补收入不足,甚至出现了“教授卖烧饼”、“医生摆地摊”的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知识分子的收入逐渐增加,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其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包括教师、医生、科研人员等在内的知识分子逐步成为高收入人群,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大大提高。
三是从“臭老九”到“香饽饽”,获得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解放。30年前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吹响了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号角,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则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启。在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我国知识分子思想解放最早,同时发挥了引领社会思想解放的先锋作用。随着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拨乱反正”和新时期基本路线的确立,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得到重新评价。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人才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随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王增范: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所经历过的变化,我以为那就是思想的解放,精神的解放,体制的解放,创造力的解放。而这一切的实质,是人的解放。我以为最关键的可用两点概括:
一是精神的解放。知识分子角色地位的变化和改革开放之初的几件大事是联系在一起的。一是高考,一是右派改正,一是恢复评职称,一是党政分开,一是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77年12月11日~13日,570万青年走进考场,第二年7月,又有610万人进入考场,为自己和国家的命运而战。透过高考的大门“知识改变命运”从此以后渐渐成为中国社会公认的价值选择。197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对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给予重新定位。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从人身和精神两个层面真正解放了一大批人。1986年河南省的职称评定结束后,《光明日报》专门发了报道,特别强调“蓝翎等”若干人被评为教授副教授,在北京文化界知识界引起一片热议。这一年,邓小平多次谈到党政要分开。后来中央又发文件,要求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后来就有了研究机构的院长所长负责制,科研课题组的组长负责制和学校的校长负责制。
这些政策变化,从理论上和政策上给知识分子以解放,使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的正常成员,乃至成为社会所尊重所羡慕的群体。通过政策解放,知识分子感受到了社会的变化和自身地位的变化,因此也激发了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解放,使得知识分子被压抑的创造力与创造欲望都爆发出来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
二是创造力的解放。整个上世纪80年代是知识分子解放的爆发期,压抑了几十年的思想探索、精神追求、文化创造和个性解放的欲望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释放。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收获是思想的解放。李泽厚、刘再复提出的主体性理论在思想文化界和学术界产生了全面回响。因为主体性所关注的核心是人的地位、人的作用,所以,无论是哲学、美学、文学、艺术,还是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领域,人们都把主体性当作一个思维的突破口。
那个时候的创造性成果令人眼花缭乱,其思想文化含量令人热血沸腾。《美术思潮》杂志、星星画展、同代人画展等一系列美术活动,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电影,话剧《我们》,文学艺术的种种探索代表了中国几代知识分子对于社会历史文化问题的思考与疑问,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生存的意义、人生价值观和人的发展可能性的关注。这种关注和思考也引领着普通老百姓对于极左政治的疏远。
辛世俊:所谓新时期知识分子的解放,是针对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被束缚﹑受压抑的状况而言的。其间,广大知识分子被打入了“另册”,成为“革命”的对象。改革开放初期围绕着解放知识分子、解放人才,发出的一系列振聋发聩的呐喊,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论断,不仅彻底解放了知识分子,而且也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知识、知识分子的认识,为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特别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以人为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想,这些论断进一步提升了知识与人才的社会地位,也为知识分子施展才华提供了更为广阔、宽松的社会舞台。
知识的力量和创造的激情被充分彰显和激活
记者:知识改变中国。知识分子的解放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缩影,人的解放与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同步前行。改革开放使中国知识分子获得了新生,同时知识分子解放又反过来推动了30年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对30年中国知识分子解放的非凡意义诸位怎样看待和评价?
辛世俊:知识分子的解放不仅对这一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极其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
第一,确立了知识的价值和地位。一个不重视知识和人才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以“文化”为名的“大革命”,“读书无用论”却大行其道,读书人不仅不被尊重,反而变成了“臭老九”,这种“革命”的结果不仅摧残了文化,而且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邓小平坚定支持下,1977年恢复了高考,这一举
动,不仅满足了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渴求读书的心愿,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全社会倡导了尊重知识的价值导向。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千百年实践经验的总结,重新重视知识,是真理的胜利,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是无法估计的。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为人的经济解放奠定了基础的话,那么,恢复高考和教育的改革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使全社会确立了知识价值的地位,“读书无用论”再也没有市场了,知识分子的尊严确立了。
第二,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活力与激情。被尊重是人的基本精神需要之一。人的人格与尊严一旦得到尊重,就会爆发出极大的激情与活力,广大知识分子心情舒畅,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希望把过去耽误的时间补回来,以至于一些知识分子由于废寝忘食地工作,而积劳成疾,透支了健康,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看看那些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的名单: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光学家蒋筑英,音乐家施光南等一批才华横溢的人,都在50岁上下甚至三四十岁猝然辞世……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为他们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动。
第三,展现了知识分子的能力和才华。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知识分子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教育界、科技界、医疗卫生界、文化界等各条战线都活跃着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他们把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能力无私地贡献给社会。粉碎“四人帮”后考上大学的七七级﹑七八级学生今年入校30年,毕业26年,他们在学校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被老师们誉为“最知道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很快就能进入角色,成为骨干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与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也以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杨金海:我认为,30年来我国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至少体现在这样四个方面。
第一,知识分子是思想解放的先锋战士。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同时也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30年。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知识分子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姓社姓资”大讨论,到股份制的探索、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探索、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探索等,在这一历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凝聚着广大知识分子的智慧、创新和辛劳。可以说,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第二,知识分子是先进思想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抵制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泛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维护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同时,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极宣传我们党的创新理论,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积极进行科学理论研究,繁荣我国新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思想文化。30年来,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理论水平、文明素质、道德修养等,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功不可没。
第三,知识分子是先进科技的开创者和传播者。30年来,广大科技界知识分子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导,努力钻研,发奋探索,不仅取得了航天载人等高新科技成就,而且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使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梦想的现代化,今天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没有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也就不可能有30年的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第四,知识分子是对外交流的先锋队。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知识分子在“引进来”、“走出去”方面,始终是先锋队。没有他们,不可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高级人才、先进管理方式等,也不可能有大量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不可能把我们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不可能实现文化走出去。今天,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是与知识分子的作用分不开的。
给知识分子更多发挥发展的舞台和空间
记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使命,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意义更为重大,在新的时代背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应为知识分子在哪些方面提供进一步发挥和发展的空间?我们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杨金海:这个问题很重要,需要专门研究,我这里只能简单谈一些想法。我认为,这3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最好的时期。但从发展的观点看,也还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全社会都应当进一步树立“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意识。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引申这一思想,我们可以说,一个民族想要走在人类历史潮流的前头,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知识分子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类是靠智慧立足于世间的。而知识分子是智慧的代表,是理论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承担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探索者和引领者,而且社会越发达,知识分子需要的数量就越多,质量就越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规律。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主要就是近代以来大学昌盛,像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今天,这些国家更加重视培养人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有的高达70%,在这些国家很少有纯粹的体力劳动者。我国要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在知识分子的培养方面加大力度。
第二,目前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很好,但有的还只是原则,落实不到位。例如,对有的高级人才只给名誉,不给待遇等。应当制定一定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以保证政策落实。
第三,应当适应知识分子队伍发展的新形势,不断调整知识分子政策。比如,随着知识分子阶层的扩大,除了原有的专业型知识分子外,又出现了许多领域的知识分子,像公务员型知识分子、经理型知识分子、业主型知识分子、中介型知识分子、自由职业型知识分子、个体户型知识分子等不同群体。因此,为鼓励各类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作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需要不断完善。
第四,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让更多的知识分子发挥作用。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系统越来越发达,政府应当建立科学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让更多的知识分子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便实现科学执政。又如,应当进一步优化知识分子施展才能的政策环境,包括思想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等。
辛世俊:人的解放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解放知识分子,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破除官本位,确立知识本位。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再加上我们的某些制度﹑体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向官员倾斜,使官本位仍然具有一定思想基础、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据媒体报道,某大学竟有几十位教授竞争一个处长的职位,这件事情本身说明了很多问题,它促使我们必须思考我们的体制和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第二,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腐败。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影响到知识分子群体,一些知识分子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把市场的一些原则引进学术领域,滋生了大量学术腐败现象,学风浮躁﹑剽窃﹑学术造假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学术腐败是深层次的腐败,它不仅影响学术,而且影响学生,危害社会的根基,颠覆现代化建设的大厦。只有根治学术腐败,我们民族的振兴才有希望。
第三,强化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很多,其中代表社会良知是重要的角色。所谓社会良知,就是要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来源于他们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沉的热爱。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在自己遭受挫折的时候,还能够写出伟大的作品,就在于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一连列举了八件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今天我们强调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就是认为知识分子应怀着一种社会责任感,维持公平、正义,替群众着想,为群众说话,为社会公平正义而奔走呼号。
第四,营造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人是需要被关爱的。知识分子群体更需要被关爱。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知识分子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知识分子干事创业﹑支持知识分子干成事业﹑帮助知识分子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王增范:回望30年的知识分子解放,我以为最主要的是给了知识分子思想驰骋的空间,个性发展的空间,精神生长的空间。在新的起点上,我认为应该鼓励和支持知识分子关心社会的平衡发展,关心社会的科技进步与文明程度相互推动,关心物质的发展与精神发展的同步,关心国家民族的人文精神的延续,使知识分子保存自己千年来的文化创新与社会批判的双重职责暨历史传统。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即,在政策上允许和鼓励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思维,鼓励知识分子关注现实,参与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对于那些关注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关心和推动地方文化发展,促进地方和谐社会建设的科研课题、文化建设项目以及各级各类合作项目,给予导向性的政策鼓励和经费支持,对于已经明确的成型的成果,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通过政策引导,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成为社会前进和地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知识传播、价值建设、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的主要社会阶层,也是一个社会一种文明健康发展的必要的监督者和批判者。没有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一个社会就缺少了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因而缺少自我推动的历史性力量。所以,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继续坚持“人的解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