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0年的改革开放,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实践证明,市场化改革,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国际意义。
改革开放为振兴中华找到了正确道路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伟大民族。历史上,汉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曾影响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只是到了近代,中华民族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和国内的腐朽统治而落伍。自1840年以来,探寻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成为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整个20世纪,中国人民都在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正反经验,以民为本创新,找到了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这就是改革开放,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迅速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30年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变化之大,举世瞩目。实践证明,实施市场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效果,是由市场经济的“人民性”决定的。市场经济是亿万人自主参加生产、直接参与交换、自由选择消费方式的经济,在改革的各个阶段,人民从解决近期利益出发,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推进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搬,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可以说,在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制度化,是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前进的基本范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辆“车”,不可能靠少数人闭门来造,只有党群一心才能造出来。
市场经济在带来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原则冲击着传统道德,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大流动,工业化带来了环境问题,体制转轨也导致社会保障制度急待健全,以及利益群体的社会分化,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出现了对市场化改革方向的争论。有人认为,问题全是由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市场化改革会剥夺工农群众的利益,造就为富不仁阶层。这种观点显然过于偏激。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要提高社会财富,使全体人民过上好生活。改革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全面地解决好民生问题,但退回去是没有出路的。我想,大家应该达成一个共识:承认市场经济的人民性。具体来讲,就是要保护人民的利益,防止少数人把全民的财产化为己有,反对把权力转化为资本,防止把市场经济变成权力经济,要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大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面对发展与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充满了协调与统筹的思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有力的思想保障。科学发展观不仅是统筹解决各种矛盾使经济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方针,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伟大指南。经济发展中提出的种种问题,根本的解决就是要靠统筹改进制度,靠改革开放来保证。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发展观是振兴中华正确道路的延伸。
为社会主义理论增加了崭新的内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创举。18世纪及19世纪初期,工业化发展很快,但资本对劳动处于优越的不平等地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为反对剥削和保护劳工利益,产生了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一批社会主义思想家。此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证据。但正如西方学者形容的,以公平为旗帜的社会主义大船,方向明确,但动力不足;资本主义这只旧船,虽然方向不明,动力却比较足。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后,人们发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超过了社会主义国家。此时,社会主义要继续前进,就需要改革,需要有新的思想武器。
当中国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很多人表示怀疑。一位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曾明确表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死路一条。这种观点有相当的代表性。我们必须承认,在多年的宣传中,什么是社会主义和什么是市场经济确实被公式化了,对此必须有新的解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她不仅来自理想主义,也来自现实生活;不仅来自中国近代历史的社会选择,也来自对当代社会的比较研究。我们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改革了传统的只讲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我们运用近百年来社会主义运动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丰富了社会主义;我们运用社会主义对劳动者的关心,对集体意识的重视,对公平的追求,对社会福利的强调,改革了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古典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之所以能与“社会主义”联姻,是因为我们要的社会主义不是那种只讲集权、不讲分散,只讲计划、不讲市场,只讲生产、不讲消费,只讲精神、不讲物质,只讲阶级、不讲全民的传统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成果为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时代精神和丰富内涵,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大潮为市场经济带来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飞跃。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向改造,即现代市场经济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改造,现代社会主义对古典市场经济的改造,我们得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种经济基础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的市场经济与现代的社会主义具有了内在的一致性。现代条件下的市场化改革,已促成了多种形式公有制新基础的形成,即劳动者获得了实际的而非名义的财产权利,在自主劳动的基础上自愿而非强迫的产销联合;也促成了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传承,即坚持现代市场经济规则,平等竞争,国民待遇,反对行政性垄断等。市场经济发展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为转型国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改革和发展模式
邓小平在谈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意义时曾说过:“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从目前不少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改革实践看,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正逐渐成为一种改革和发展的模式,并被越来越多的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接受.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事实上,国内外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解是存在争议的。一种普遍的理解是认为渐进式是中国改革最重要的特征。难道问题只如此简单吗?我以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具有众多基本特征,构成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特色和模式,主要有: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方向,以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为战略,以渐进与激进结合而渐进为主为步伐,以破旧与立新动态磨合、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同时进行为方式,以价格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为关键,且以从农村和沿海起步为突破点,等等。
特别要提到的一个特征是,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一直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再围绕这个主线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渐次建立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1994年开始,着手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大力推进了财税、金融、价格管理、外汇管理、政府机构等方面的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宏观调控体制框架。
这种改革模式与东亚发展模式有相同之处。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奇迹》调研报告总结东亚国家发展的共同经验,提出了几条值得人们研究的规律:一是政府高质量与集权倾向,二是强有力的经济官僚,三是倾听技术精英和私营部门领袖的意见。不论是否承认东亚模式,政治上的集权和经济上的市场化,确是东亚发展较快的几个国家与地区曾有过或正存在的重要特征。在经济起飞阶段,政治上及经济决策上是集权的,政府在经济起飞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表现在宏观管理和调控上的干预程度是相对大的、强的。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导,并不是否认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它只是认为,已有过的政治体制改革举措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所涉及的一些方面展开的,是经济体制改革所必须的。但在经济体制改革难以深入的地方,我们都看到了加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力度的重要性。解放思想,深化和完善市场化改革,必然会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步前进。
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了贡献
和谐是个了不起的观念,提出和谐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战略。世界和谐的基础是各国自身的和谐。中国主张和谐世界,首先是从构建国内和谐社会开始的。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关系不断适应发展着的生产力,并互相促进,才谈得上社会和谐。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有了大发展,已创造了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但生产关系如何适应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上层建筑如何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还是一个重大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天,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政府管理体制和方式负有缓解这些社会矛盾的责任。“和谐社会”的提出,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和谐就是要关注社会公平,让各个社会群体都能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和谐社会”既关心和支持困难群体,也鼓励投资和发展;既在法律框架内保护工人利益,也要让资本所有者有信心、有动力继续投资扩大生产;既主张“为富要仁”,同时鼓励“处贫思变”,达致“贫富和谐”;既主张人尽其力、财尽其用,又主张适度调控收入差距,实现致富帮贫。“和谐”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思路,利益均衡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和谐世界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理。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主席在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亚非国家应“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同年7月,“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和谐世界”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富裕和强大有利于整个世界的稳定和进步,其市场经济制度的选择,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曾因经济制度不同引起的冲突和对抗也因之大为减少。30年来,由于开放,我们与世界的交往达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正在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哲学家罗素曾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我相信,假如中国人对于西方文明能够自由地吸收其优点,而扬弃其缺点的话,他们一定能从他们自己的传统中获得有生机的成长,一定能产生一种揉合中西文明之长的辉煌业绩”。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本文得到教育部2008JYJW047课题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