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受食品、能源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CPI同比连续9个月超过3%,10月、11月CPI同比分别为6.5%和6.9%,连续刷新近11年的历史新高,核心CPI增速提高,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宏观经济整体出现偏热趋势。
因此,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手段。受宏观调控政策、国内及国际市场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轻工行业传统的发展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格局正面临一轮新的演变。
一、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
自2005年7月21日国家实行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呈现单边升值状态。2007年人民币汇率在震荡之中屡创新高,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3046,较2006年底升值6.9%。进入2008年后,人民币出现了加速升值的趋势。截至2008年2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058,升值幅度已经达到2.8%,自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达14.1%。
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是轻工出口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合同从签订到执行需要一个较长周期,轻工企业利润空间原本不大,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企业执行合同时,利润将遭受较大损失。2007年我国轻工产品对美国出口额736.8亿美元,至2007年底,对比2006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价,相当于损失人民币371.4亿元。
目前企业主要采取三种方式避免损失:(1)与客户协商,部分合同从美元结算改为欧元结算;(2)企业签约时缩短付款时间,减少风险;(3)部分热销产品,同客户协商提价。这些方法只能部分缓解压力,最终与客户协商能否成功,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对于对美元的不断走高,人民币对欧元却在贬值。2007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报10.6669,较去年底贬值3.90%。进入2008年后,人民币兑欧元继续贬值。截至2月底,人民币兑欧元中间价报10.7809。
欧元对人民币升值,对以欧元结算的中国企业来说比较有利,以欧元结算的欧洲采购商到中国的购买力在增强,有利于拉动对欧盟市场出口。另一方面来说,中国进出口总额以美元来计算,在出口数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欧元折算成美元的出口总额将明显增加。但目前中国在进出口方面,整体上还没有完整以欧元来计量的报价系统。
汇率的变化为轻工企业出口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货币紧缩政策影响
2007年针对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货币调控政策。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共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控制,到12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调至14.5%,相比年初提高了5个百分点。紧随其后,自2007年3月17日至1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6次加息,以一年期贷款为例,其基准利率调整到7.47%,比2006年底高出1.35个百分点。这样大力度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在我国经济史上前所未有。
货币紧缩政策使企业融资成本加大。特别是轻工行业中的大量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控制放款规模之后,筹集发展资金的渠道更加紧张。2007年1-11月,轻工规模以上企业负债总额28333亿元,以此计算,受利率调整影响,轻工行业下年需多支出利息382.5亿元,约占轻工行业本期利润的11.7%。
三、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影响
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抑制低水平、初级加工产品、“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企业转变落后的经营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同时,减少贸易摩擦,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政策,轻工各行业协会与行业优秀企业都能够理解和支持。出口退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落后企业,使行业平均利润水平难以提高,影响行业的长远发展。行业中的优秀企业认为正可以通过这一契机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净化市场、改变市场中无序竞争的局面。
由于轻工行业出口依赖性较强,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轻工行业影响面较广,涉及皮革、家具、塑料、纸制品、玻璃、陶瓷、自行车、玩具等17类轻工产品。取消和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轻工相关出口商品的成本将有所增加,对行业利润带来了一定影响,短期内会对行业出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各行业出口退税率调整幅度不同,部分行业由于调整幅度过猛,对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例如2007年家用电风扇出口退税率下调了4个百分点,家电协会2008年1月份统计显示,出口量同比下降了17.8%。再以塑料行业为例,塑料出口退税率从11%降至5%,2007年塑料制品出口交货值为1493.4亿元,按5%的出口退税率计算,一年将减少89.6亿元的退税收入,占行业全年利润总额的33.9%。
四、减少加工贸易项目的影响
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共计1853个十位码商品税号,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这是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继2007年7月1日出口退税大幅调整后推出的又一重要举措。此次新增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包括家具、木制品、陶瓷、打火机、家电、家装材料、文体用品、玻璃及塑料制品在内的众多轻工产品。目录包括禁止类和限制类两种。
由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正式生效以来,我国政府每年都要发布类似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以限制低层次、有毒有害、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与此对应的是,国家鼓励发展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贸易。
此举对于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具有重要意义,并促使企业向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方向发展,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限制类商品政策调整主要影响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在于商品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
对我国轻工企业来说,目前从事加工业务的中小企业还占有较大比例。其产品被列入限制类产品目录后,仅缴纳进口保证金一项,就将增加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使企业的负担更加沉重。
五、原辅材料涨价影响企业运营和效益
2007年,生产资料价格总体呈现小幅波浪上升态势。煤、油、钢材、铜等原材料价格持续震荡攀升,特别是第四季度,涨幅陡然加剧,加上粮油等食品原料价格出现较大上涨以及运输成本增加,直接影响着轻工企业的运营和效益。
以家电、家具、造纸行业为例:
2007年,家电行业的主要用材——铜和钢的价格继续保持上涨势头,全国钢材平均价格从2007年初的4652元/吨上涨到5234元/吨(12月31日),上涨了12.51%。而铜价虽然有所下调,但仍维持在高位水平。加上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走高,对以铜材、钢材、塑料、铝材等为主要材料的家电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自2007年初,家具行业的各种原材料都在不断提价。据海关统计,9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木价格为127.1美元/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0%,占国内总进口量70%左右的俄罗斯原木的价格上涨,带动了其他产地原木价格上涨。同时,国产榉木、桦木、橡木的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2007年年初开始,受钢材价格影响,五金件已经上浮60%。2007年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大关,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产品出口运输成本的提高,还直接带动石油的系列衍生物,如油漆、海绵、石蜡、塑料等的价格持续上涨。另外,作为家具包装材料的纸箱、泡沫、发泡纸等也都开始涨价。原材料涨价正在考验着中国家具业。
造纸行业也受到木材、废纸等主要原料采购价格持续上涨且供应紧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造纸原料结构中,废纸所占的比重达到44%。我国每年进口废纸量的增幅不断提高,而国际市场上废纸量的增幅相对在减少,刺激了国际市场上废纸的价格不断攀升。自2006年以来,我国废纸单月进口平均价格持续增长,由2006年1月的138美元/吨升至2007年底的220美元/吨。这给很多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企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六、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反补贴成为新考验
2007年,中国轻工行业企业面对的反倾销调查和技术壁垒问题仍然严重,而反补贴调查逐渐成为对我国轻工行业出口的新考验,从可能造成的影响看,甚至超过反倾销调查和技术壁垒。2007年前11个月,我国共遭受各类贸易救济调查近70起,依旧处于全球贸易摩擦漩涡的中心位置。在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遭受的337调查的全球之最之外,我国又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共遭受9起反补贴调查,其中涉及轻工产品的为2起。
从危害性上来说,反补贴调查远大于反倾销调查,其针对政府的国家贸易、产业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更广、程度更深。一个产品一旦遭遇国外反补贴调查成功,整个行业出口将受到阻止,甚至这一产品会被完全驱逐出该国市场。美国对中国造纸行业的“双反”调查是从铜版纸开始的。2007年10月1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中国铜版纸反倾销和反补贴案的终裁结果,决定对中国铜版纸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但2007年11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又做出最终裁定,认为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三国铜版纸产品并未给美国相关产业带来伤害或威胁。按照美国相关程序,商务部裁定主要涉及是否有倾销或补贴发生,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倾销或补贴是否对美国产业造成伤害。只有双方裁决一致,才能对相关企业实施制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最终裁决,意味着这一制裁将不会实行。
虽然美国对我国进行的铜版纸反补贴调查失败了,但此前美国商务部所认定的“中国产业政策影响国有银行信贷”、“中国政府对企业存在补贴”等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今后不仅会面临美国更多的反补贴调查,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中国大的贸易伙伴也会争相效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应对国外反补贴调查将成为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主流,甚至超越反倾销。2007年10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继铜版纸之后,对从中国进口的低克重热敏纸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8年3月11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几家中国企业有补贴行为。
反补贴调查主要针对的是政府行为,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应当进行制度上的创新,既要符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思路,又要满足WTO《补贴和反补贴协定》的要求。如何在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制度创新,融入WT0体制,以适当方式支持行业与企业发展,将是我国政府面临的新课题。
七、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结构调整
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家加大了对轻工行业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产品的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力度。
相关行业协会配合国家发改委对目标进行了细化分解,在地区选择、企业审核、企业补偿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意见,对此项工作最终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巨大帮助。2008年2月26日,以上轻工行业2007年应予淘汰的生产能力数量和企业(生产线)名单已经在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请各地政府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加强监督。
有计划、分步骤地淘汰落后产能,短期内可能对地区利益、部门利益产生不利影响,但从国家整体利益方面看,对有效利用资源、避免市场无序竞争、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巨大意义。切实保证落后产能淘汰目标的完成,对推动轻工行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在多种因素叠加作用下,轻工各行业在工业总产值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利润率水平增长不大,一些行业还出现了负增长,可见轻工企业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还存在不足。目前轻工行业已经达到承受调整的极限,在外部合力下,一轮新的变革正在孕育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