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日报》7月1日文章】题:文革的小盒(作者 马蒂亚斯·洛雷)
原文提要:在毛的红卫兵砸碎了中国的文物后,一个商人找到了用这些文物碎片赚钱的方法。他把破瓶烂罐制成新的艺术品。
站在店铺中央的矮个子叫胡松林(音)。胡今年57岁,就像这个年龄的很多人一样,凸起的肚子把衬衫撑得有点紧。说话的时候,他向对方欠一下身子。胡先生很喜欢谈话。他的微笑表明,他对自己的人生经历非常满意。
胡的商店位于北京繁华内城的东北部。当他环视自己的店铺时,他的目光落在盛满胸针、戒指和耳环的玻璃柜上。它们都是精美的手工艺术品,但并不是其他珠宝店没有的东西。其他珠宝店没有的是这些小盒子,有些是深褐色木漆盒,有些则是牛骨或铜镀银做成的。盒盖上都嵌有乳白色的瓷片,堆成了人物、风景或花卉等富有艺术性的图案。那是大部分产自清朝晚期的古董瓶的碎片。清朝在1911年灭亡,同时也意味着上千年皇权统治的终结。
有的盒子经烟盒还小,最大的则有手提包那么大。胡在他的商品宣传册上用英文写道,嵌在盒子上的碎瓷片是“文革时期”的产物。当时拥有古董瓷器被认为是非法的。因此,许多收藏者砸碎他们的瓷器,并把它们扔掉。如今,胡尝试着赋予这些碎片新的生命。他所称的“瓷古盒”很畅销。生意如此之好,以至今天他在北京开了两个漂亮的商店。碎瓷片让胡一家发了财。
是他父亲为这一财路奠定了基础。老胡相对安稳地度过了1966年至1976年间所谓的文化大革命。对于一个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就以艺术品交易为业的人来说,这可不容易。当上百万伴随着对毛的疯狂崇拜成长起来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试图以毛的名义去破环一切使人回忆起数千年中国文化的东西时,像老胡这类人的日子尤其难过。在全国范围内,道观、寺庙、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甚至连花圃也被破坏,因为它们被随意认为表现了“个人主义的”或资本主义的恶习。但是,当中国经历了十年动乱而变得凋敝不堪时,老胡依旧活下来,而且他也没有把自己的商业头脑丢掉。
虽然那时他已经是快70岁的人,但他还是从头开始。“我父亲在一个仓库里看到了收集起来的很多碎片,”小胡说。“他问自己,如何用这些碎片赚钱。”像他这样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国商人毫不羞于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工作目标:赚钱。老胡和他那时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最终还是赶上天时地利的好光景。因为自上世纪70年代未以来,各种情况表明,以邓小平为首的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是真心推行耽误已久的经济改革的。1982年,胡的父亲成为抓住机会的首批人之一。
最先前来的是美国人。他们作为游客参观这个开始繁荣起来的城市,并光顾坐落在日坛公园的胡家商店。最重要的还是美国使馆那些充满好奇心的工作人员。在当时仍略显平淡的北京城,他们在胡的商店找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东西。在他们看来,那些悲伤的调和了历史的盒子是中国在文革后开始痊愈的一个标志。但是也有些人仅仅认为它们很漂亮。
“我的美国顾客很热心,”胡笑着说。商品宣传册上的文字是美国人帮他写的,介绍了这些瓷片可以追溯到文化大革命。他们告诉胡想要什么图案的小盒子,胡就给他们制作。美国人谈到胡的商店时,把它称作“碎片盒”。
然而,瓷片的“出身”并不是没有问题。“是的,一些瓷片的确是文革时期的,”胡松林说。最初的时候,他相信河北省的农民。这些人在环绕北京的河北省地走家串户,上门收购瓷器、家具或艺术品。“今天,北京周边几乎没有瓷片了,”胡松林说,“收购者必须到北部省份更远的地方才能弄到一些东西。”
但是,这些瓷瓶——主要是大约100年前的清代晚期廉价的大陆货——的确是共产党盲目狂热的牺牲品,而不是例如被门槛绊倒后摔碎的?谁能知道呢?胡松林说,他的顾客不会想得这么仔细。谁想用无聊的询问去在破坏所买纪念品的凄美历史?他还说,中国人几乎不光顾他的商店。然而很多西方人却想用他们的眼光观察中国的事情。其中当然也包括仍对中国形象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