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读卖新闻》10月28日报道】题:草根精神礼赞—谢晋导演和《芙蓉镇》(记者藤野彰)
“活下去!像个牲口一样活下去!”
第一次看中国电影《芙蓉镇》的时候,我被电影中的这句台词感动的几乎热泪盈眶。几千年来,中国人在乱世中就是这样活过来的,这一点与喜欢骤然绽放又猝然飘落的樱花的日本人的确不同。
故事发生在湖南省的一个小镇,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刚好吹到了这里。主人公胡玉音的丈夫秦书田被打成了“反革命分子”,判处10年徒刑。在批斗会上,秦书田向悲恸欲绝的妻子拼命叫喊叮嘱的就是这一句。不久前听到谢晋导演去世的消息,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的首先是这一幕。
我追随记忆回到了21年前,当时我还在山东省济南留学,是在一家脏兮兮的电影院花7毛5分钱看的《芙蓉镇》。在现在看来这等于是白看,但当时7毛5分钱在留学生食堂可买15碗白米饭。尽管如此,场内人员爆满,热气腾腾,人们焦急地等待着电影开场。
文革结束10年多,老百姓的生活依然不富裕,大街上满是穿着中山装的人,色彩显得很单调。济南虽是省会,但却买不到速溶咖啡,就连一只塑料袋也很宝贵。《芙蓉镇》在地方城市上演引起了很大震动。
当时,文革在人们心目中无疑是一块谁也不愿意触及的伤痕。然而,《芙蓉镇》却大受欢迎,它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让人感到即使是在血腥的年代,人也能够顽强地活下去,即使生活再艰苦,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点安慰和幸福。总而言之,“活下去!”这句话触动了人们的灵魂深处。
据说谢晋当年在法国逛书店的时候,发现中国小说被翻译过去很少,而作家古华的小说《芙蓉镇》的译本却随处可见。谢晋由此感到国外是多么想了解中国的文革,于是决定把这部作品拍成电影。
文革期间,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遭受迫害,谢晋的母亲吃安眠药自杀。谢晋本人也被关进了“牛棚”,被强迫进行劳动改造。过去我在上海采访谢晋时,他曾对我讲过拍摄《芙蓉镇》的初衷。他说:“像文革这样的灾难在中国绝对不能重演了。这就是我的电影的主题。”
然而,《芙蓉镇》决非文革电影,亦非政治电影。它是在展现普通百姓在政治风暴中打不垮的顽强草根精神,是对草根精神的礼赞。
不管怎样的政治风暴,最终都会过去。电影无形中向人们诉说了这样的道理。当然,这本身也是对政治的辛辣讽刺。
现在回忆起来,文革10年后,中国的确出现了一批大胆的作品。据谢晋导演生前讲,当年《芙蓉镇》在党内和电影界曾引起激烈的争议,差点被禁映。
中国充满着矛盾,将向何处发展。对此不必乐观也不必悲观。因为中国老百姓对不合理的地方总是在不停地抗争。谢晋导演通过电影《芙蓉镇》告诉我们,看似弱不禁风的民众却蕴藏着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