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每日镜报》6月9日文章】题:你在看什么?
英戈·尼尔曼:《中国呼唤你》
中国,很难解释。可能每个到过中国的人都会这么说。另一方面,恰恰是那些曾经到过中国的人最喜欢做中国的诠释者——毕竟他们不愿任由那些只从千里之外来评价中国的那些人左右公众意见。尤其是那些曾经久居国外的人喜欢在别人问到时大讲自己的传奇经历。
这正是《中国呼唤你》一书最吸引人的地方。作者英戈·尼尔曼在书中让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以及久居海外后归国的中国人讲述个人对中国的体会认识从而构成了一幅中国全景图。恰恰由于书中难免的矛盾之处,从而使它比某些单一的试图解释中国的书显得更能说明问题。
书中采访的有:民主德国驻华使馆最后一任武官(现在北京经营一家德式屠宰场及餐馆)、从幼时开始就坚持用筷子吃饭的瑞典演员、一个可疑的美国投机者及其丈夫、俄罗斯汉学家、将自己中等规模公司迁到中国的一对德国夫妇还有靠做流动小贩赚到第一桶金、后作为敏感艺术品收藏家在美国隐姓埋名、现在中国南方经营茶场的自力更生的中国人、艺术家艾未未。
孟捷慕:《中国幻想》
对于陈词滥调、错误的期望尤其是华盛顿的政策,孟捷慕大为恼火,此外还有失望。因为他认为,美国政府几十年来就推行这样一种对华政策,它短期内可能有益,但长期肯定有害——不管是对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来说,他一再强调并警告说,与中国越来越多的贸易不会自然而然地令中国言论更加自由并走向法治国家。他没有就中国未来几年或者几十年能走向哪甲进行真正的讨论,而这是他的《中国幻想》一书的核心。持续的专制、这就是盂捷慕预计和担心的,但他认为在华盛顿没人谈论这个问题。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孟捷慕一直担任《洛杉矶时报》驻京记者站主任。但他是白费口舌,没人想听他的警告。以前没人听,因为美国希望中国在铁幕消除之前作为苏联的制约;今天没人听,因为现在没有任何美国投资者愿意放弃他在中国经济奇迹中的那杯羹。中国为什么对美国经济如此重要?两国间的联系应该如何?中国体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哪里?与中国交往的方式有哪些其它选择?孟捷慕没有回答这些问题。
黑尔维希·施密特-格林策:《中国简史》
如果要讲述中国历史该从哪里开始呢?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影响至今的儒家学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自从30多年前秦始皇陵被发现以来,兵马涌再度唤起了人们对中国辉煌历史的痴迷,范围已经超出了学术界。
研究这一历史,在此基础上帮助人们理解今天的中国,汉学家黑尔维希·施密特-格林策打算做的正是这个。毕竟,目前并没有太多尝试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及其经济繁荣和中国不可阻挡地走向世界大国这一事实。对于只看到现在这个崇拜毛主席但同时推行资本主义的国家的人,这一切都是抽象和难以理解想像的。而对远在1949年以前就扎下根的传统、社会结构和冲突的了解则会有巨大的帮助。
但施密特-格林策还是将大多数空间给了近代史。有时略显不足的文字得到了图片的有力补充并给人以深刻印象。《中国简史》一书是道开胃菜,它令人们有兴趣了解更多,而并非中国历史的泛泛概要。
马克·菜昂纳德:《中国在想什么?》
马克·莱昂纳德本打算作一次短暂的资料搜集之旅。在北京,这位欧洲外交事务委员会执行主任希望对中国思想库的概况进行大致的了解,但第一站就令他开了眼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王洛林接待了他,并介绍说,该机构的50个研究所里有4000人在对250个学科进行研究。
莱昂纳德的短途旅行变成了一个使命。这位英国人说,如果中国唯-思想库的人员就已经超过欧洲全部思想库的总数,那我们就应当尽可能地研究中国人的想法。莱昂纳德对中国经济、社会学的思想流派进行了研究撰写了一本在最近出版潮中可谓令人赞叹的书——《中国在想什么?》。目前该书只有英文版本,但它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中国的看法。
花久志:《中国不是邪恶帝国》
与中国打交道哪种外交战略是正确的?我们该公开批评中国领导人的毛病吗?域者最好还是实际地拥抱共产党——希望中国靠自己的力量一跃成为民主社会?眼下,曾任《时代》周报兼《德国日报》驻京记者的花久志为第二种选择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辩护词。
在其挑衅性的《中国不是邪恶帝国》一书中,他批评了西方在对待中国时的过分刚愎自用和狂妄自大——相反,他要求尊重中国领导人所作出的大量转型工作,花久志写道,一个国家的社会关系紧张如此严重、民族差异如此之大、而且改革任务还未完成,但它却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无冲突发展,这近乎一个奇迹。尽管各种晦气话不断,但共产党30年来一直“致力于接立中国历史上首个现代的经济发达的法治国家”。
经济学家杂志:与中国有关的十本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