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国公共广播2008年7月23日文章:探寻中国特色之变(记者:莫琳?克里甘/Maureen Corrigan)
九年前,我站在北京机场航站楼外,抱着我刚出生的女儿,和中国收养机构的女联络官眼泪汪汪地话别。忽然间,这位女士指着我的齐肩处,说“看!”:机场跑道的绿色边界之外,一位老人正在牧羊。她笑着说,“那就是中国”。
如果不是生活因为地震的影响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我可能会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中国在全速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将传统生活推向崩溃的边缘——就像那个在机场的牧羊人。正如米歇尔?梅耶(Michael Meyer)在其新书《老北京的最后时光》(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告诉我们的,中国官员在成功获得奥运会主办权之后,打出的口号“新北京,新奥运”。这个口号倒是准确地预示了沃尔玛和高层建筑的发展,后者往往伴有古怪的西式名字,如“美林香槟小镇”和“约会阳光加州”,但是中国大规模重建的强烈愿望已经为本地的大排档、路边理发摊以及传统的院落社区——胡同拉上了收场的大幕。
《老北京的最后时光》(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
梅耶对胡同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因为他是极少数曾经住过胡同的西方人之一。他曾在北京住了十多年,从开始在当地语法学校教英文开始,他就搬进了仅存的胡同之一。他描绘说,胡同生活并不适合喜欢离群索居的人(他在书中写到自己清晨在公厕如厕时被邻居和学生打招呼的情景)。
如果说梅耶是用他住在胡同的经历去广泛地调查北京急速变化的种种方式,刘林金(Jen Lin-Liu)则是用餐刀和筷子来探寻中国变化中的特色。在她的戏笔之作《为人民服务》一书中,一个住在北京的年轻美籍华人,同时也是美食作家的刘林决定进入职业烹饪学校,扩展自己西方移民和大城市中国人的封闭朋友圈。刘林在美国的中上阶层背景的父母很吃惊,但是他怪异的这一步不仅带来了对于中国饮食内部的丰富认知,也让他了解了这行中每个人的生活——从外来的厨房工到新一代的明星厨师。凭着自己的坚韧和新发现的切菜手艺,刘林得到了一份当地面馆和一个新开的潮流餐馆中的厨房职位。渐渐地,在蒸汽和大汗淋漓的厨房环境中,和她共事的一些厨师打开了话匣子。她描述了一次包饺子时,烹饪学校的一位老师说起“文革”时的经历和现在医疗体系的问题。刘林说起这些极其坦率的谈话:“他们带有在当下的生活表象之下挥之不去的轻微偏执…”
《为人民服务》
但这两本关于中国的书,无论其视角如何,都表明:过去“被约束”的感觉,或好或坏,都在慢慢消失——几乎和刘林与朋友们在新年包的饺子和熏鸭消失地一样快。(编译: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