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经新闻》3月30日文章:中国内陆的“罗马人村”(记者矢板明夫发自甘肃永昌县)
中国西部甘肃省永昌县的郊外生活着一群深眼窝、高鼻梁、皮肤略带红色的人。据说他们是2000年前远征中亚的罗马士兵的后代。而今,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罗马村”,当地的旅游业也因此兴旺起来。
从甘肃省省会兰州驱车5小时就到达了永昌县。该县约有人口25万,县城中央矗立着古罗马人和中国人石像。
当地的导游自豪地介绍说:“这是为了纪念罗马人来这里而于1994年修建的,现在已经成为永昌的标志。”据说把古罗马人和中国人石像摆放在一起,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包容力,即使是与外族的军人也能和平共处。
从石像所在的广场沿北部郊外的石子路开车3 0分钟,就是西汉时期赐予罗马人的“骊轩城”遗址,现在只剩下了一部分城墙。据说是1989年兰州大学的陈正义教授等研究人员发现的。
“骊轩”的名称曾多次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史料当中,据说是古罗马的别名。后来的研究发现,汉语中“骊轩”的发音来自拉丁语“legion”,是罗马军团的意思。
据古罗马史料记载,公元前53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亲率约4万大军远征帕提亚(在今伊朗一带),不幸战死。其部下约6000人突破了敌军的包围向东逃跑后杳无音信。
据中国的《汉书·陈汤传》记载,17年后的公元前36年,西汉王朝的戍边军队在征讨少数民族的过程中,遭遇了罗马军队。陈正义教授等人结合中国和罗马方面的史料,判定逃跑的罗马军人后来在中国居住了下来。据说这支军队后来归顺汉朝,作为雇佣军在中国承担起了戍边的任务。西汉王朝赐予他们骊轩城。
起初,中国考古学家对这种观点多持否定看法。然而,2003年骊轩城遗址附近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墓群,从墓中发现了大约100具类似欧洲人的骨骼,身高在180厘米左右,从而证实了陈教授等人的看法。
能够证明陈教授学说的另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当地人的长相。据说罗马人后代最集中的是距骊轩城最近的者来寨村。大约居住着300人,他们多数长着一副欧洲人的面孔。有的孩子父母亲是亚洲人,但却长着一双蓝眼睛。
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与周围的村子有些不同。在埋葬死者时,周围的村子都是头朝北,而这里却是朝西。有人推测这是表达对欧洲故乡的思念之情。据说他们正月还吃一种像比萨饼一样的食物,令人想起意大利料理。
最近,在国内外的媒体报道后,该村的知名度急剧提高。当地的居民也以“罗马人”自居,大力发展旅游业振兴经济。村子中央建起了仿古的罗马宫殿式建筑。当有游客参观或媒体前来采访时,村里的男人们就会穿起罗马军人的服装,供客人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