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每日镜报》12月10日文章,原题:我们漂亮的公寓楼
上海的弄堂字面翻译就是小巷,似乎是德国城市设计师的灵感之作。宁静的小街,邻里间可以方便地交流,而且处在城市中心。自1990年开始了一股拆迁潮,弄堂的居民也开始换角度思考了。
弄堂的居民更愿意搬进新住宅小区。只是那些学者强烈支持保留弄堂,比如同济大学城市设计系教授黄一如(音)。弄堂的居民很开心能改造弄堂区,住在弄堂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私人空间。上世纪80年代上海每个人的平均居住面积仅为4平米,现在平均为20平米左右,但弄堂的居民的居住条件却没有丝毫好转。通常仍旧还是父母和孩子住一间,有时祖父母还要睡在旁边的沙发上,要与邻居共同使用厨房和卫生间。
离这里不到500米远的地方是高楼区。地下车库满满当当,门口守卫像模像样。卷发的女人在整洁的林荫路上散步,青年人在泳池里畅快地游泳。这个小区是世纪伊始时修建的,紧临上海的金融区,房子的均价为每平米6000欧元。(邵京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