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中国北边中部地区的万象(音)洞内,研究人员在溶洞石笋中发现了季风活动的证据。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2008年11月6日文章:古代中国王朝,兴也季风,败也季风?
最新一项研究认为,数十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王朝的国运兴衰与季风周期息息相关。这项研究是基于最近在一个山洞中发现的2000年前季风活动记录。
每年夏季,季风将充沛的雨水带到中国土地上,在有些地区夏季季风提供的雨水占据了全年降雨量的80%。随着季风势力的减弱。少雨乃至无雨的天气逐渐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成为常态,经常让这些地区陷入干旱灾情。
耶鲁大学的考古学家Harvey Weiss高度评价这项新研究:它对当下剧烈变化的气候,以及气候变迁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做出了一个很好的预测分析。
在位于中国北边中部地区的万象(音)洞内,研究人员在溶洞石笋中发现了季风活动的证据。石笋是由富含矿物质的水不断滴在溶洞表面,日积月累而成的。这些石笋从公元190年开始生长,直到2003年时已经生长了1800多年。和树木一样,石笋同样拥有年轮,这样便可提供具体哪一年的当地环境情况的线索。科学家统计了石笋年轮中氧18的含量——这是一种很少见的重氧。年轮中如充满了大量的氧18,则说明那些年份夏季季风弱小,且降雨较少。。
通过将年轮记录与中国历史相比较,科学家发现,夏季季风势力强大的一段年代,正是中国北宋的“黄金时期”。那段时间的北宋,水稻产量的提高为人口的增加提供了保障,北宋人口从6000万上升至1亿2千万。“这种现象真是难以置信,”海城(音)说,他是明尼苏达大学的地质学家,也是该项研究的联合作者。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季风衰弱的年代正好与唐、元、明朝的干旱与衰败年代一致。弱季风还可能揭开了了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之一——五代十国的序幕,触发了一个又一个乱世。五代十国的王朝往往都是在几十年里兴旺和覆灭,之后中国更是分裂成了几个独立王国。
“这些文明史上的大事件与气候变迁的如此契合,不得不令人惊叹。”Peter deMenocal说。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地球观测所的古气候学家。在其他许多文明历程里,也同样出现了相似的情况。“气候在许多历史变迁中,扮演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角色。”deMenocal说。
这项研究的作者,指出季风对中国的影响今天依旧持续着。
科学家将今天中国许多地方出现的干旱灾情与流行了几十年的弱季风现象联系起来。“地方政府有时候不得不将人民从一些地区转移出来,因为那里没有可维持生存的水资源。”海城说。
研究表明,古代季风的变化是由大自然所驱使的,如太阳周期的全球温度的变化。但如今季风的衰弱则是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带来的恶果。哥伦比亚大学的deMenocal认为,“把这项研究视作为人类未来提前上的一课将是非常有启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文明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同现代社会一样,在历史上留下令人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