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纽约时报》6月16日文章
题:当巨人相遇时(作者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研室项目主任沈大伟)
中国国家主席本周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预示着两国自苏联解体以来在双边关系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可是一周来我与莫斯科大批政府官员、商人和学者交谈之后发现,双方关系相当复杂。正如一位知名的俄罗斯汉学家所言:“中国现在成了令俄罗斯头痛的问题。”
本月初我在北京参与的讨论也表明了可能存在的问题。俄中可能正在结束20年来的蜜月关系,重回传统的猜疑与竞争并存的关系形式。
从积极的一面看,首脑会晤说明了近年来取得的实际成就。经过近40年的谈判之后,双方4300多公里的边界得到了划定。北京和莫斯科还就贸易与投资、军事事务、核武器,能源合作、科技、文化交流和国际政策等问题达成了诸多双边协议。2001年达成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第8和第9条款几乎成了相互确保安全的条约,虽然双方回避了正式签署安全条约。
莫斯科和北京经常在联合国安理会协同投票,他们的团结反映了世界观。正如一位俄罗斯外交部高级官员所言:“我们在国际问题上的观点要么一致、要么相同。”
但是,中国的全球权益和责任正在上升,而俄罗斯则正在下降,这个事实或许会影响它们的团结。
虽然中俄关系近年来呈上升势头,可是实际上却并不那么顺利。根深蒂固的猜疑与当代紧张关系都是双方抱怨的主要问题。
俄罗斯还有其他担心。与多数国家一样,2007年以来俄罗斯的贸易赤字不断增长,贸易结构主要是用原材料换取低端制成品。很多莫斯科人仍然在谈论俄罗斯由来已久的肺腑之忧:担心中国移民涌入西伯利亚和俄罗斯的心脏地带。西伯利亚的油气供应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中国还被视为正在抢占俄罗斯在中亚和里海地区的“近海外”地区。北京未支持俄罗斯去年夏天入侵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也惹恼了莫斯科。
最后,鉴于奥巴马政府呼吁建立中美全球伙伴关系,俄罗斯的战略家也非常担心最近谈论的美中“两国集团”(G2)问题。
美国和欧洲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在较广泛的全球伙伴关系背景下与俄罗斯和中国同时保持接触,打破常常分裂联合国安理会的北京-莫斯科的两强联手。上周安理会一致谴责朝鲜的行动就是全球伙伴关系时代的良好开端。
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