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总网 > 世界视角 > 中国万象 > 法国解放报:中国农村的城市化步伐加快
推荐资讯
·商权区域独代如何月入百万之做好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看准趋势比勤
·商权支付正在“提速”  商权蓝
·马云:2019年两大行业,会成就一
·商权顶天立地:理论可靠、实践可
·【人物专访】沈拓:要把九九商权
·2018九九商权节暨商权支付上线一
·几内亚总统孔戴和总理福法纳分别
·美国人对中国好感度上升 对中国
·落实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完美答卷
·“十字路口”的中国楼市
·王家瑞会见波兰客人
·教育培训成投诉新热点 晒13岁孩
·温家宝会见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0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me@hotmail.com

法国解放报:中国农村的城市化步伐加快
时间:2009-07-27  
>>

??? 【法国《解放报》11月5日报道】题:中国:涌向城市的浪潮(记者帕斯卡尔·尼韦勒发自安徽合肥)

3个月前,王女士手中的铁锹换成了扫帚。之前种了40年地的她,现在身穿橙色工作服,在滨湖新区扫马路,这是合肥郊区一座有着20万人的城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拔地而起。六车道的马路,一排排高楼,崭新的商业中心……滨湖新区和全中国匆忙建成的数百座新城一样,共同吸纳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迁徙:约3亿农民被号召离开农村。

田地里冒出“奇迹”

王女士开心地笑着说:“我们没有选择。政府征用了我们的土地,并把我们送到这里。现在.我住在一座塔楼里。”这样比以前好吗?“好多了、过去我们几乎不挣钱,住的是老房子。现在(政府)给我们每人补偿了12万块钱,还给了我们房子、工作和一份社会保险。一切都免费,我们只需支付电费。所有人都很高兴。”在王女士看来,滨湖新区是一个从田地里冒出来的“奇迹”。那些田地几乎无法给予农民什么,“过去一年收入1000元,是我现在扫马路一个月的工资”,王女士说。

上亿中国农民迁向城市但很少人像王女士这样幸福。1979年邓小平将中国带上市场经济道路时,82%的中国人都是农民。而政府宣布,到205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贫穷所迫,大部分农村人背井离乡到城市的工厂与工地辛苦劳作。在城市里,这些移民属于“二等公民”,户口上清楚写着“农民”。他们不能享受社会福利。他们只能工作,把攒下的钱寄回农村的家。

惠农改革全方位实施

今年秋天,中国共产党开始实施全方位惠农改革。与滨湖新区(这里的住房免费)一样,城市将有义务加大移民住房投资。应当说改革范围很广:加快人口向城市迁移,同时改善留在农村的农民的命运。决策旨在“将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民转成城市人口”,也就是改变他们的户口。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应当翻一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将能够依照使用权,将现在耕种的土地换成钱。当局表示,不久之后,农民将能够出租或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现在还没到农民成为土地主人的时候,但这是向市场经济迈出的额外一步。农民不久后将具备购买力。

胡锦涛主席不久前在安徽视察时定下了基调。在小岗村的中央广场上,面对电视摄像机,他微笑着宣布了农民将拥有的权利。安静的小岗村没有多少人,那里的一切都充满田园诗意。中国农民从小岗村开始了朝着市场经济的长征。小岗村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浪潮以及随后的饥荒。最引人注目的是1978年18位村民签订的“秘密协议”。一个冬天的夜晚,他们用食指按下红手印,“非法”承诺“将土地发给农民”。

62岁的关又江(音)是这18位村民中的一员。他穿着白色衬衫,戴着贵重手表——他一直是农民。“从结束了大集体可以为自己劳动那天起,我们开始致富”,他在当地党支书鼓励的目光下,愉快地讲述着。这种亲身讲解很能激动人心:“大锅饭的时候人们不得不沿路乞讨。之后,很显然,劳动任务繁重了,但我们买上了拖拉机。”关又江现在每年赚9000元,相当于农民平均收入的两倍。他相信他那大约2公顷的土地属于自己:“它们不归我所有,但我将留给儿子,这就是继承。”

小岗村希望成为明日中国农村的形象。没有多少农民,倒是有大型现代化农场,例如苗娟的农场。23岁的苗娟化妆,穿带花边的衬衣和高跟鞋,还讲英语。大学毕业的她管理着一座有40名员工的农场,每年生产蘑菇800吨,年营业额约157万人民币。小岗村向苗娟提供了无息贷款,她在一年内偿还。蘑菇房入口立着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是苗娟和其他6名“模范大学生”的照片。

农民对未来仍有疑惑

距离小岗村几十公里的魏桥村(音)有200位居民。远处,薄雾中显现出滨湖新区塔楼的轮廓。从4月份开始,一条六车道高速公路紧挨着民房通过。一位用竹竿挑着一个包袱的妇女说:“过去我就住在那里,在公路下方。房子被毁了。我没有了耕地,也就没有了工作。给了我们900块钱作为补偿。我正等待被重新安排住处。”她想去看看塔楼里的房子,尤其是那里的浴室,那是村里人梦寐以求的。“但是不允许。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等待。”她认为,整个村子不久后将被城市吞没,“这是政府告诉我们的”。

再远一点,50多岁的杨兆吉(音)也在等待政府工作人员在她家房子上写上“拆”字。这将是搬走的信号。“他们收回了我的两块田,我等着补偿。我还有两块田,那是我的人身保险,以后我还能剩下什么?”她家里围了一小圈人:几个老人,不少妇女,还有一个被靠近上海的一家工厂解雇的民工。讨论让他们心生不安。一切发展得太快:“两年前;这个地方只有田地”,一位妇女说。

杨兆吉并不肯定是否对这种改变感到高兴。她还是无法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所有人都得住到城里”。现在,人们在工地上劳动。但是以后呢?在滨湖新区能做什么工作?如果有一天需要付钱才能住在塔楼里怎么办?一位老人为这场讨论画上了句号:“如果政府决定应当减少农民人数,那对于中国是件好事情。”

文章来源: 参考消息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 彭博社:中国助全球经济复苏,但不是拯救世界
    下一篇: 俄罗斯生意人报:中国模式无法复制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