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生意人报》:中国模式无法复制(作音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
从21世纪初起,中国稳居世界工厂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生产部门移至中国境内,不仅包括衣服和其他日用品的生产,还包括汽车工业和精密机械制造业。由于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被移师中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幅在近20年来很少低于10%。
中国奇迹与中国经济在上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局势不可分割。以邓小平为首的新一代领导人忙于寻找能让中国克服技术落后、实现快速发展的模式。通过将土地长期租赁给农民,中央政府在解决农业问题上取得了进展。然而,中国没有能力立即成为世界市场的农产品供应大国,并借此获得出口收入。中国也没有足够的碳氢化合物储备,不能单靠出售油气资源养活自己。
出路只有一条。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这一关键竞争优势,进入世界经济体系。早在1982年,中国人口就超过了10亿。农业生产消化不了这么多劳动力,在农村找不到工作的人就进了城。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沿海省份表现得更为突出。中国政府正是在那里设立了经济特区,请来第一拨外国投资者。
中国的人口状况是外来资本的盟友。在外企工作赚的钱总比当农民要多,所以工人们抱着岗位不放,不会提出什么特别的要求。在20世纪90年代,出口型省份工人的平均月工资不超过100美元。
这样一来,大量廉价劳动力几乎在创造中国经济奇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另外,这些劳动力集中分布在拥有大平洋出海口的地区。而太平洋汇聚了亚洲、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之间的交通要道。凭借这一优势以及北京务实的预算和宏观经济政策,中国得以成为世界工厂。
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很多研究者指出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弱点。中国领导人也清楚这些弱点。首先,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并不均衡:南部和东部的省份迅速致富,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之间也存在这种不均衡现象。收入不均将来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
第二个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中国很多年来一直努力吸引尽可能多的企业,但政府完全忽视生态环境。这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企业不需像在西方那样缴纳环准保护方面的税款,或必须购买尽可能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的设备。
中国模式的另一个弱点是过于依赖外部局势。既然中国大部分商品指望出口 ,那么,出于某种原因(例如,经济衰退)而放弃进口中国商品的举动立即会重创中国经济。中国当局认为,出路在于开发国内市场。最后,中国领导人认为,主要问题在于中国不善于实现创新式发展:中国目前只是发达国家的“工业附庸”,自主研究的项目少之又少。总的来说,立足于变成世界工厂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中国领导人意识到本国的特殊优势并从解决国内特定问题的必要性出发的条件下制定的.很多专家认为,那些不具备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发展工业的可能性的国家不可能复制中国模式。
莫斯科大学亚非国家研究所的副博土米哈伊尔·卡尔波夫说,中国模式只适用于工业不发达国家。一些社会、政冶和文化因素也阻碍中国模式的输出。他表示:“这种模式只能存在于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特定文化环境,以及国家控制大型工业企业和金融公司的环境之中。”
尽管很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怀有浓厚的兴趣,但中国的先进经验几乎不曾被任何国家应用。惟一的例外是越南。越南目前也具备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所拥有的一系列优势,其中主要的一点是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台湾和香港的很多企业家承认,他们正忙于将生产部门从中国迁往越南和印度。不过,也有不少港台投资者认为,向中国内陆省份投资很有前景,那些地方的被开发程度较低。
文章来源: 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