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今日美国》报:“鸟巢”持续吸引人群,奥运激发的国家自豪感并未退去? 作者 Tini Tran 译者 古雷
壮观的烟花早已消失,奥运选手们也都已回家。但对蔡山海(音译)和妻子何晶凤(音译)来说,当他们仰视着国家体育场“鸟巢”高耸的拱形钢结构时,仍是尽情享受的一刻。67岁的何为此还专门穿了一件红色绣花上衣,她说:“我们一辈子没见过像奥运会这样的盛会。在电视上只能看到‘鸟巢’的一部分,但亲自来可以看到它的每一处,真是太雄伟了。”
像这样满怀热情的并不只有这对来自内蒙古的农村夫妇。据售票人员说,自从8月份奥运会结束后,每天有大约3.5万~4万名游客涌入这个能容纳9.1万人的体育场。附近较小的、奇异的“水立方”每天吸引2万~2.6万名游客。
对奥运场馆的巨大兴趣表明,由奥运会激发的集体国家自豪感和兴奋仍未退去——中国政府为展示一个更开放、更现代化的中国而不惜投入400亿美元,而这是该投资在国内带来的一大回报。
学者们说,通过展示炫目的技术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来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战略,基本上获得了成功。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主任金元浦教授说:“这是世界上45亿人首次从电视上看到中国的真面貌。眼见为实,中国在改变。”
在今年这个动荡的年份,中国经历了南方严重暴雪、西藏骚乱以及四川地震灾难,政府成功举办奥运会,对公众的信心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学者阿什利·埃瑟雷说:“就政府试图改善中国形象而言,这是一个胜利。中国人感到他们受到国际社会极大关注,对于他们来说,奥运会就是证明。”
眼下,奥运会留存下来的良好感觉,可从为争睹现代建筑奇迹蜂拥而至的兴奋人群略见一斑。这些建筑的吸引力堪比北京一些更具历史意义的景点,就游客人数而言,它们已被奥运场馆超过了。
据官方媒体报道,在10月份为期一周的国庆假期,“水立方”和“鸟巢”所在的奥运村接待的游客达242万,相比之下,故宫同一时期只吸引了62.5万游客。
对于来自内蒙古的蔡氏老两口来说,参观标志性的“鸟巢”是他们一辈子难得一回的旅行的最兴奋时刻。老两口的孩子为他们安排了这次为期10天的北京之旅——这是他们第一次到首都。在与女儿一起摆姿势拍照时,他们眉开眼笑。“我一辈子已经看过许多事情,但从未想到看中国主办奥运会。”何说。她75岁的老伴穿一件灰色中山装,似乎被眼前的宏伟建筑打动了,“我死而无憾了,因为我亲眼看过了‘鸟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