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教徒报》1月7日文章,原题:奥运之年中国的成功和危机
2008年本该是宣告中国作为一个复兴、强大和现代化国家登上世界舞台的年份。然而尽管奥运会取得成功,这却是中国的一个危机之年。自然灾害、国内异见和国际金融危机共同构成12个月的严峻挑战。中国抵御这些危机(特别是经济减速)的能力由此被打上问号。
中国的经济增长仿佛一头骑着自行车的大象。只要保持足够速度,大象就能维持平衡,一旦减速就会摔倒。然而事实上,2008年结束时中国政府依然牢牢掌控着大局,其对2008年挑战的反应表明共产党的韧性和不断演进的治国方式。
不过,当前经济减速将给中国政府维持稳定和民意支持的能力构成严峻挑战。数以百万流动工人突然失去工作,城市中产阶级也遭遇困难。在一个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国家,经济萧条可能潜在地引发广泛的不满。北京迎击经济减速的战略是投入巨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减税和调低利率。这将是一场艰难战役,社会抗议事件可能在所难免。
不过,危机实际上加强了共产党的领导,因为危机凸显采取强力手段避免政治和社会动荡的需要。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对危机的反应和公众对此的反应可以追溯到该国的历史。传统上中国在北京的帝王被视为最终上诉法庭和惩治地方腐败官员的执法者。共产党在2008年的救火战略以及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的中国公众对此的反应,显示了近几十年巨变似乎掩盖了的那种历史延续性。
通过接受一种更加灵活和务实的政策以及越来越以共识治国,在可见的将来,中国政府很可能继续令唱衰中国者的预言破产。(作者帕拉维·艾亚尔,汪析译)
文章来源: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