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我国华侨最多的省份。移居国外的华侨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绝大部分在东南亚和北美。
广东人出国,可以上溯到唐代以前,唐以后侨居国外的日益增多。特别是从明代开始,侨居在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人数有了显著的增加。广东大量人口迁移国外,则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
广东人出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从事海外贸易和逃避战乱,但最根本的是破产的农民、渔民、手工业者为了寻求生计,以及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我国劳动力的掠夺。早在明代,葡萄牙人就在澳门从事可耻的人口贩卖勾当,“每岁不知其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掠夺华工的活动空前加剧,最主要的形式就是臭名昭著的“猪仔贸易”。澳门、香港、广州、汕头、海口都设有“猪仔”馆,把华工运到东南亚和美洲各地出卖。据统计,从1845—1873年(道光二十五年至同治十三年),从香港、澳门流入欧美的人口就多达32万多人。到1940年(民国29年),“粤侨在海外人数约为六百万”。
广东的华侨,最多的是潮汕和兴梅地区,其次是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和中山、宝安,再次是海南岛的文昌、琼山、琼海和万宁。
广东华侨既和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又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优良传统。
华侨与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华侨非常热爱祖国,并以种种不同的方式为国效力。这种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成为爱国主义传统。广东是中国的主要侨乡,广东华侨对祖国的贡献尤为重大。
在经济上,广东华侨对祖国和家乡的支援十分巨大。他们把在国外出卖劳动力或经营工商业所得,每年以侨汇、投资或捐输的方式,源源不绝地送回祖国,在祖国办厂矿企业和文教卫生事业,对祖国的经济文化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比如:中国第一家近代民族工业——继昌隆缫丝厂,是南海旅东南亚华侨陈启沅兄弟创办的;广州第一家电灯公司是台山旅美华侨黄秉常创办的。近百年来,华侨在国内投资开办的工商企业很多,不少归国华侨工人成了各个近代化厂矿的技术骨干。
在政治上,广东华侨以其巨大的爱国主义热情,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华侨大力支持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对辛亥革命的支持尤为巨大。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都是在海外华侨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下在海外建立起来的。为数众多的广东华侨参加了兴中会、同盟会、不少成为革命的先锋和骨干,并在国内的多次武装起义中,亲临战阵,血洒疆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于华侨在辛亥革命中作出了特殊贡献,所以孙中山称华侨是“革命之母”。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华侨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及反对新旧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的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抗日战争中,广东华侨的表现特别出色。首先,海外华侨纷纷以捐献,侨汇、投资等方式,大量汇款回国支援祖国和家乡的抗战。据不完全统计,仅1937—1941年,华侨汇回广东的各种款项便达54.2亿元。其次,他们先后成立了许多支援抗战的群众团体,在海内外大力开展救亡活动。如南洋的惠州华侨救乡委员会、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琼侨援八(八路军)援四(新四军)委员会和援冯(白驹)委员会等组织,非常活跃。有不少华侨子弟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武装斗争。据不完全统计,参加东江人民抗日武装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就有1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