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郑惠和编委们的意思,本书不企图给朱立传,只是记载朱的亲友和同学、同事们回忆与朱镕基相处的日子里的一些情况,涉及的时间跨度限于朱镕基青少年时代到他出任上海市长以前(所以出版社定书名为《朱镕基走向中南海之路》)。周汉城在采写时,根据亲友们提供的线索,到朱镕基的老家和他所读过的中学、大学,遍访有关人士,获得第一手资料。书中记述的许多是首次公开的史实。同时,亲友、同学们又翻箱倒柜找出大量从未面世的有关朱镕基在中学时代的成绩单、老照片等等,可以说是独家材料,弥足珍贵。编写旨意在于记述朱如何从一介平民、书生成长为国家栋梁,其间所经历的坎坷曲折的道路。全书虽不是系统的传记,也算尽量理出了朱镕基成长的轨迹。撰稿前采访、搜集了四十余人的口述历史和大量的档案、照片,澄清了许多以讹传讹的史实,不乏生动感人的故事。如朱的中学时代的逃难生活,大学时代参加革命的经历,1957年怎样被错划为右派的,朱在石油部廊坊管道工程中的经历,等等,都是过去未曾公开的。该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真实、详尽、实事求是地记录了朱之成长过程。过去港台出版的一些朱的传记作品,因受作者本人经历和资料所限,大都根据一些不确切的文字资料和传闻,有不少凭空的推断和臆想,诸多失实。该书比之海内外某些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断的作品,超出多多。行文亦颇生动可读。应当说,这本书可算是有关朱镕基从出生到他知天命之年的第一本实录。而这都是郑惠抱病筹划和精心指导的成果。
虽然朱镕基有其独特的个性与个人生活道路,为他人所难以企及;但由于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毕竟反映了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某些共同的遭遇和命运,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许多足以引起共鸣的人世沧桑,读之或令人击节赞叹,或使人扼腕痛惜,或肃然起敬,或有所反思。
令人遗憾和痛惜的是,在该书即将杀青之时,郑惠却撒手尘寰,溘然长逝。病重时,他还在医院审阅该书手稿的个别章节,留下遗言:一定要把这本书写好出版。
该书历时三年,写成初稿,经编委会成员分章审改,由我负责全书的统改审定。本来书的序言应是郑惠撰写,他在弥留之际,嘱咐由我代笔。我以“易耀旗”(117的谐音)的笔名写了序,序中代表117室的同学、战友,缅怀郑惠主持编撰该书的辛劳和贡献,不胜钦敬和怀念。
朱镕基听到传闻,误以为我们要替他作传,还特地亲笔写信来阻止。但郑惠和我们觉得,领导人的谦虚谨慎,令人尊敬;但我们作为民间人士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并不违规违纪,不必受此拘束;原稿也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有关专家审阅过,一位资深的老研究员仔细阅读了全稿,并对有的章节作了一些重要删改,予以好评;何况编写出版中央领导人传记类的书也有先例可循,我们这部书也只相当于亲友的回忆,而非正式的传记。据此诸多理由,在郑惠的带领下,我们坚持付梓。经郑惠多方设法,亲自找出版社,最后交香港中华儿女出版社于2003年7月在香港出版发行。
由此,本书的出版有了双重意义:一则主要是为我们的共和国和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留下一些珍贵的史料,给世人留下一些思考,给青少年们一个生动的教材;二则也是用以纪念和缅怀郑惠同志,了却他久久萦怀的宿愿。
郑惠小档案
郑惠(1928-2003),原名刘观恩,1928年生于湖南省武冈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史学系。1948年进入冀东解放区,任《新唐山日报》编辑。1949年9月入新华社新闻学校干部训练班学习。1950年起,他先后在新闻总署研究室、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刊编辑室、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红旗杂志社、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1983年,调至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先后任室务委员、副主任。1994年至1999年,他担任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筹备和创办了《百年潮》杂志。郑惠参加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宪法、党的十二大报告等重要文件的起草,还参与了《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编写和修改工作。(据新华社北京2003年3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