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江西:30年创造
|
|
时间:2009-09-14 |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赣鄱大地解放思想的浪潮奔腾不息,荡涤了陈腐观念的尘埃,卷去了曾经有过的历史沉重,推动着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道扬帆奋进,谱写出井冈山精神的时代新篇,描绘出壮丽的城乡巨变蓝图,创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业绩。
江西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在历史的长河里,改革开放3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在这一时期,江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进入到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经济规模和质量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前,江西经济一直面临总量小、底子薄、效益差、速度慢等尖锐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方式的逐渐转变,这种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到2007年底,江西经济总量跨越了5000亿元大关;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先后突破千元大关和万元大关;财政总收入由12.2亿元上升到665.2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越过两个重要关口,在2003年跨越100%之后,2007年跨越200%,达到202%,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2007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8.8倍;产业结构出现转折性变化,全省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41.6:38.1:20.3调整为2007年的16.6:51.7:31.7,已从农业为主的低级结构层面向第二产业为主的更高一级结构层面转换升级。
农业迎来黄金发展期。30年来,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农村改革,到取消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实施力度空前的支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充分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2007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农业增加值增长24倍,粮食总产量增长69.1%,棉花产量增长2.1倍,植物油产量增长3.2倍,肉类总产量增长8.4倍,水产品产量增长32.1倍,水果产量增长73.7倍。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全省已形成以1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为核心、258家省级龙头企业为骨干、600多家市级龙头企业为网络、一大批县乡产业化组织为基础的发展格局,联结农户316万户,人均增收1300元。
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打好主攻工业仗,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7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97.3倍;各种工业产品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生铁、钢材、水泥产量分别增长28.2倍、54.1倍和31.9倍;不少工业产品已在全国占据较前位置,如纱产量、空调产量分别进入全国前10位,水泥产量居全国第11位,手机产量、粗钢产量居全国第13位,彩电产量、钢材产量、硫酸产量居全国第14位,布产量、冰箱产量居全国第15位。
城镇旧貌换新颜。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1979年至2007年,城镇人口每年平均增加41.6万人,全省城镇总人口达到1738.63万人,开创了江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民转移进城的新纪录;城镇化率由17.4%上升到39.9%;城镇建设投入大大增加,2007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50.4亿元,比1980年增长235倍,年均增长22.4%,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建设和发展水平的提高。2007年与1978年相比,城镇交通状况显著改善,全省城市道路总长度增长了9倍,城镇公共汽车、电车营运车辆增长13倍;供水供气能力迅速增强,全省城市自来水日生产能力增长16.9倍,城镇生活燃料由煤和柴为主改为燃气为主,城市燃气普及率从零上升到87.2%;城镇绿化、美化、亮化状况不断改观,2007年城镇园林绿化面积3.0799万公顷,人均绿地面积8.73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最有成效的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5倍,年均增长22.7%。全省形成了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体,水陆空并举的立体型综合运输网络:铁路营业里程比1978年增长1.1倍;全省高速公路达到2206公里,进入全国第8位;所有乡镇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80%的行政村实现了路面硬化;航空事业实现腾飞,先后建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赣州黄金机场、景德镇罗家机场、九江庐山机场和吉安井冈山机场,开辟航线47条,已与全国主要城市连接;水上运输不断发展,2007年全省货物水运量比1978年增长4.4倍。邮电通信水平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世纪以来,通信技术层次和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了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各种先进手段的公用通信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9年间,全省共建成各类水库24.8万座,其中,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有25座。能源建设发展很快,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1284万千瓦,比1980年增长7.3倍。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计划经济时期,商品非常缺乏,流通渠道单一,主要食品和用品都是凭票限量供应。改革开放初期,各类商品迅速增加,但仍供不应求。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加,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新世纪以来,社会商品更加丰富,2007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486种,供过于求的商品达109种。开放经营、平等竞争、繁荣活跃的消费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全省形成了大中小结合、批发与零售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形式、多类型商品市场网络,已拥有城乡商品交易市场1677个,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87个,其中,年成交额超过10亿元的有19个,商品成交额达593亿元,仅此就远远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全省商品成交额。销售总额超亿元的零售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地发展起来,目前已达61家。
对外开放成果丰硕。1978年前,我省出口商品多调拨到上海、广州等外省口岸出口,直接出口业务很少。改革开放后,我省积极开发海外市场,1982年春季广交会诞生了第一个江西出口商品展销馆,接着,在沿海地区相继设立了一批贸易机构,并派出贸易团赴国外境外推销产品。近几年来,我省大力拓展对外开放的空间,主动承接国际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目前已与19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94.8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33.3倍;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31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3878倍,年均增长43.2%,居全国各省市区年均增速之首,总量已跻身全国第11位,连续4年居中部地区前列。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生活的显著改善。30年来,我省不但跨越了温饱阶段,而且总体上已经进入初步小康阶段,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奋进。2007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5.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8.1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增长588.3倍。城镇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9.6%下降到2007年的40.9%。居住条件由简陋拥挤转向宽敞舒适,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1981年的2.8倍,农民人均住宅面积是1980年的3.1倍。生活变化尤为显著的是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更新换代,目前,城乡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达155.3部和93部,城镇居民家庭电脑拥有量达45%,家用汽车逐渐进入寻常巷陌,农村则有超过一半的家庭拥有摩托车。
社会事业蓬勃兴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广泛拓展就业渠道,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全省社会就业人数比1978年增长88.9%。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从1987年至2007年,全省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发明)奖130项,颁发省级科技进步奖项1778项。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7.04%,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增长了34.9倍,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增长24.6倍。文化领域生机勃勃,全省文化馆(站)由1978年的453个增加到2007年的1869个,公共图书馆由49个增加到104个,各类期刊由337种增加到3216种。医疗卫生业绩斐然,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全省卫生机构9456个,比1978年增长82.62%。体育运动健康发展,2007年全省共有晨晚练健身点4000多个,全年健身活动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社保机制不断健全,2007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达到356.53万人,比1987年末净增239.34万人;全省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403.42万人,比1991年净增403.1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广泛推行,已有80个县的2500万农民参加,参合率达87.5%,统筹基金使用率达92.7%;城市最低生活保险群体在2002年就实现应保尽保,这几年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全面建立,全省纳入救助范围的农村低保对象达150万人。
生态环境优势彰显。我省在工业化进程中,吸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质量已进入全国第4位。全省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37个,总面积98.5万公顷;开展了6个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工作,总面积414万公顷;山江湖工程取得重大成效,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下降60.6%,植树造林250万公顷,数以千万的农民获益,6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鄱阳湖湖体面积由3600平方公里恢复到50年代的5100平方公里。青山绿水成为江西最大的优势和品牌,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33.1%提高到2007年的60.05%,居全国第二位。节能降耗水平进入中西部地区前列,2007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低12%,是中西部地区能耗最低的省。生态农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全省已有23个县的25个基地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列全国第二位;24个县(场)被认定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建设单位”、“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单位”;绿色食品企业达到382家,绿色食品产品916个,有机食品产品415个,环境监测面积3860万亩,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
江西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这块红土地上不仅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而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一条发展新路,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江西巨变的力量源泉。观念就是财富。没有思想观念的领先,就没有发展的领先;实现不了思想观念的跨越,就实现不了发展的跨越。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抓住人们的思想观念滞后这一根本性的矛盾,开展了一次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活动,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情,营造出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无穷力量。全省上下把推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提高抢抓机遇、促进发展的实际操作能力结合起来,把探索正确的发展思路与制定有效的措施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喷涌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江西崛起的全过程,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之道。只有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胆破除迷信,破除陈旧观念和落后的思维方式,才能有效破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赢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立足省情、敢闯新路,是江西巨变的决定因素。江西省情是制定江西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之一。一个地方发展好不好、快不快、变化大不大,关键在于能不能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完善正确的发展思路。只有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省情,了解其历史和现状,把握其优势和劣势,洞悉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本省的影响,才能制定出遵循客观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切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战略。思路决定出路。30年来,江西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弘扬井冈山精神,不断深化省情认识,不断思索与探索,不断实践与总结,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江西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
围绕中心、紧抓发展,是江西巨变的不二法门。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新局面。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发展不够更是最主要的矛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发展的硬道理统一思想,以发展的目标凝聚力量,以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激励全省上下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形成了全神贯注抓发展,众志成城促崛起的强大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走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新时期社会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的历史。
创新体制、优化环境,是江西巨变的根本原因。体制决定发展环境,发展环境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吸引和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还是激励全民创业,都需要坚持不懈地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创造财富的主体是企业和人民群众,而营造环境的主体是党委和政府。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改革,创新体制,优化环境,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明显发挥,环境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逐渐发挥出品牌优势,从而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可靠的保障。
放眼世界、全面开放,是江西巨变的关键环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面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与竞争,分享分工利益,才能整体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江西的实际,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对外开放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迈进,成为改变江西落后面貌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开放当中,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与竞争意识的传播与示范,促进了全省干部群众的观念更新;通过市场化运行机制和国际市场规则的传入与渗透,促进了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促进了科技进步与后发优势的发挥;通过吸引和整合各种要素,促进了资源的高效配置;通过出口增长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通过人流、物流、商品流、信息流的加快流动和有机融合,促进了大流通、大市场格局的形成;通过扩大对外贸易、拉动消费和激活投资,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是江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且江西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势头喜人。但江西作为欠发达省份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面对差距,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勇于跨越,善于崛起。必须将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定不移地推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和完善发展思路,进一步寻求改革创新之计、开放图强之策、后发制胜之道。要积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增添科学发展的引力;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增添市场主体裂变扩张的内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增添高效快速发展的动力;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增添产业优化升级的冲力;力促工业园区和支柱产业取得新的突破,在产业集聚中增添做强做大的合力;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群的崛起中增添经济辐射力;努力实现与长珠闽的一体化发展,更加广泛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在大开放中增添跨越式发展的推力;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进步中增添核心竞争力;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增添人与自然的亲和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