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山东:发展“红线”贯穿始终
|
|
时间:2009-09-14 |
|
◆编者按
30年改革开放大潮涌动,30年齐鲁大地沧桑巨变。
30年,在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而其间所发生的深刻变革,却注定要在史册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对山东来说,继跨入全国经济文化大省行列后,如今又在向经济文化强省迈进;继解决温饱、总体实现小康之后,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30年来,山东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咬定发展不放松,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致力于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创造了许多新经验,涌现出许多好典型。
回首走过的路,是为总结历史,更是为启示未来。三十而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相信,更加成熟稳健的山东将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进程中阔步前行。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时代主旋律。
综观山东改革开放的历程,既是全国的缩影,又有其自身特色。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国内的改革开放进程处在哪一阶段,山东始终扭住发展不放松。发展,成为贯穿30年的一根“红线”。
发展阶段的三大跨越
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向全面小康迈进,山东3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次伟大跨越。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30年前的山东农村。1978年春,发端于鲁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股从农民的现实生活中“逼”出来的潜流,开启了山东农村改革的伟大历程。到了1981年,随着生产责任制在全省农村的广泛推行,农民千百年来被束缚着的干劲儿和激情全部倾注到土地上,丰收以及随之而来的喜悦让古老的齐鲁大地焕发了生机。这一年,实行大包干后的德州宿安公社小麦丰收,人均占有300公斤。丰收后,大孟村100多下关东谋生的村民纷纷返乡,田家村赶毛驴车拉脚的农民改行运砖建粮仓,“讨饭村”高辛庄的农民也不吃千家吃自家了。
也是在这一年,全省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59%以下,实现了生活质量由贫困到温饱的跨越。
如果说从1978至1984年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农村改革,是山东改革发展的第一枝“报春花”,那么,1984年之后的十几年间,山东的改革发展则进入了百花争艳的时期。
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秦庆武总结说:源于诸城的农村“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领先于全国的周村区农村股份制改革,加快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解放思想,南下取经,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省工业的“半壁江山”。这一时期,改革向城市及整个经济领域全面推进并逐步深化,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形成了“南有广东,北有山东”的发展态势,全面确立了经济大省的地位。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山东掀起了又一轮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的热潮。对外,确立了山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对内,“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两大跨世纪工程正式启动。山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全面拓展,发展的视野瞄向了国际化。
这一时期,山东创造的诸多发展模式,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样本:发源于潍坊的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创新写进了中央决策;诸城国有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打破了地方国企产权改革僵局;强县强乡带动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试点县的确定,开始了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转变。
1999年,山东的发展再次实现历史性转折,其标志是全省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已达96%,比1990年的60.4%提高了35.6个百分点。全省农村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这意味着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大省,她的人民在摆脱了跟随了几千年的饥饿的阴影之后,开始走上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新历史进程。
进入新世纪,山东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力挺进。
这一时期,山东把中央精神与山东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和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目标任务。2002年,山东GDP首次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国三个率先过万亿的省份之一。紧接着仅用4年时间就实现翻一番,跃居全国第二。
山东改革开放的30年,首先是盯紧先进,一心一意谋发展的30年。党中央对山东的发展也寄予厚望,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于1999年和2004年,对山东的发展分别提出了实现“三个率先”的要求,成为山东争当国内发展领头羊的强大动力。
发展观念的悄然演变
自党的十二大以来,在历次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都作为核心词,稳居出现最多的十个实词的前几位,并数次荣登榜首。但作为指导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观念,我们的发展观却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既一脉相承,又悄然演进。
在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整个社会组织处于恢复重建期。出于对“温饱”这一基本生存条件的强烈诉求,山东的发展与全国一样,走上了一条不断摸索、不断尝试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时期,“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等形象表述,起到了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上来的作用,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发展理念。相反,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首创精神,和他们创造出来的发展模式,成为改革开放的强大推动力。
1992年的强县强乡带动战略,是山东在深刻认识到省内存在的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之后,主动自上而下采取的有力措施。1997年,可持续发展成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山东开始思索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山东科学发展意识的萌芽阶段。
2003年,科学发展观这一在中国社会发展语境中生成的理论观念,带着独特的中国意蕴,带着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与中央的科学决策同步,山东开始在一个相对成熟和较为完善的发展与改革理论体系下进行更为明确的创新实践。经历了从“加快发展”到“又快又好发展”再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转变,从“好”字的出现,到“好”字优先,这个过程,是科学发展意识由朦胧到清晰的过程,是科学发展观从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到落实在全省工作方方面面的过程。
2007年6月,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目标。与此同时,“富民强省”也成为最响亮的词汇之一。如此有针对性地将群众的个体需求和整个省份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并将“富民”置于“强省”之前,在山东还是第一次。这个强有力的信号再一次表明,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已经成为9300万山东人民的共识。
山东30年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就国际环境而言,有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今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有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就国内环境而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对发展空间的挤压,五次过热、二次过冷的国家宏观经济波动,对山东的发展都是考验。综观山东30年发展理念的变迁,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始终做好中央精神与山东实际的结合,立足于自身的区位特征、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制订和寻找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最终成就了“咬定发展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发展格局的梯度推进
改革开放30年来,无论是经济区划、发展战略、发展政策,还是与周边省份乃至国家的经济联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山东开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思考和更新自己的区域经济发展定位。
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颜世元认为,正像中国区域经济经历了从优先发展沿海到多方政策带动内地、从先富到共富、从非均衡到协调统筹的发展历程,山东的区域经济也经历了适应不同时期形势和任务要求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到1991年,提出并实施“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的战略,主要内容是搞好点片开发,实行横向联合;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2年,提出并实施“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的战略,其基本要点也是自东向西,梯次推进;第三阶段,2003年到2007年4月,提出并实施“龙头带动,重点突破,促强扶弱,协调发展”的战略;第四阶段,2007年8月以来,对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一体两翼”的新概括。
伴随着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区域经济格局逐渐演变为海上山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半岛城市群、济南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五大板块”。2007年8月,省委省政府对五大板块进行深度整合,提出构建“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之后,“一体”成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而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的“两翼”也渐成齐飞之势。
凸显山东特色的区域经济布局,拓展了发展空间,“陆上山东”、“海上山东”、“海外山东”三足鼎立,支撑起“大山东”格局。而省内打破行政区划构建经济区划的努力,使区域内实现了资源互补、梯次开放、多元开发,形成了以县域经济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
不仅如此,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杨珍教授认为,五大板块支撑的“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格局,还为山东今后的发展埋下了北接、南联、东拓、西进的伏笔。即“北翼”对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重心——环渤海经济圈;“南翼”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向北辐射扩散的机遇,吸引生产要素流入;东拓则是依托日、韩,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的转移;西进即向豫、冀、晋、陕等内陆省份挺进,拓宽山东的发展腹地和资源配置空间。
回首过去,山东30年的发展历程,最大的成就在于经济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衡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确立了山东经济文化大省的地位。放眼未来,可以相信,30年扭住发展不放松的山东,将在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向经济文化强省不断迈进,创造新的辉煌。
(记者 李海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