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百姓“七面生活”绘就小康
|
|
时间:2009-09-14 |
|
这是两条不同的曲线:
一条上海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和当年汇率折算,1978年不足1500美元,1995年跃上2000美元,1999年攀至3000美元,到2007年一举跨越五个“1000美元台阶”,达到8728美元,收入水平与世界上中等国家(地区)相当;
另一条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413元,至2007年已突破2万元,达到23623元,增长56.2倍,年均增长15%;同期对比,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也从289元左右提高到了10222元,增长34.4倍,年均增长13.2%。
这又是两条高度正相关的曲线。前者代表上海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后者反映上海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生产力水平的持续增长,正是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坚实基础。两组数据一致向上的走势,成为百姓群众共享30年发展成果的真实写照。
这两条曲线背后所折射的,正是30年上海人“吃、穿、住、行、学、玩、保”的变迁。七面生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丰,点点滴滴都能感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精彩变化。可以说,上海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市民小康之旅的30年。
吃: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
30年前,食品类别单调,粮食数量有限,上海人吃得紧巴巴。30年后,全球美食云集,传统特色、创意改良,百姓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
30年前,吃一顿大荤是逢年过节的专利;30年后,朋友小聚、在外就餐,完全家常便饭,吃的内容则是越来越讲求低盐、低糖、少油,更加注重对营养健康和品位的追求。
吃的东西多了,吃得就讲究了、丰富了,但吃在上海人生活中的负担却变得越来越轻。改革开放前,上海百姓收入一半以上“吃进了嘴里”。如今,随着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食品类消费在所有消费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2007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5%,比1978年足足下降了21个百分点。
穿:衣着消费越来越时尚
上海人“会穿”,历来如此。但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上海市民是真正有条件穿得靓丽穿出个性了,衣着已不仅仅为了御寒。从第一批业余模特队在沪上火热兴起,到世界著名的时尚杂志纷纷在上海“安营扎寨”办分号,再到一年一度的上海服装节、服装周引发的服装消费小高峰,上海在穿衣品位上已从接近时尚,走向引领时尚。
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79元;而到了2007年,这一数字达到1330元,增长近16倍。与此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穿”这个基本消费项目的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总体上呈下降态势。2007年,上海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消费总支出的7.7%和5.4%,分别比1980年下降6.6个和5.4个百分点。
住:人均居住面积增12平方米
大上海,小蜗居,这是30年前市民居住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1978年,全上海只有3幢20层以上建筑,如今这个数字已超过3000幢。
1978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仅为4.5平方米,到2007年增加到16.5平方米。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人均居住面积仅为一间“亭子间”,那么现在已经扩大到相当于一个“大客厅”。
改革开放以前,上海市区居民房屋以租赁公房或原有私房为主,农村居民以自建房为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通过购买商品房或售后公房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2007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77.6%拥有自有住房,其中39.4%拥有商品房。
行:“7681”编织通达公交
30年前,上海人为拥有一辆“永久”或“凤凰”牌自行车而自豪;而到2007年底,上海个人汽车拥有量达到61.29万辆,其中轿车50.15万辆。据抽样调查,上海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达8.8辆。
在公共出行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一直花大力气投入。高架路、地铁、大桥、越江通道等一大批方便市民出行的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对外交通初步形成了高速公路为主体、郊区骨干道路为依托的快速交通网络。中心城区建成了以“一环七射八换乘”轨道交通网、高架道路、“三纵三横”主干道、越江工程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城市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如今,“7681”交织成了上海人的出行交通图:黄浦江上相继建成7座大桥、6条越江隧道;轨道交通从无到有,到2007年已有线路8条,还有1条磁浮线。
学:教育财政支出增长137倍
改革开放后,提高市民衣食住行质量的同时,上海加大了科技教育投入。2007年,上海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283.33亿元,比1978年增长137.2倍,平均每年增长18.5%。
多元化办学模式探索不断取得新突破,教育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末,全市普通高等院校调整为60所,比1978年增加15所;在校学生48.49万人,增加43.43万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新生入学率达到98%,高考录取率达到82.1%,均比1978年显著提高。
2007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从1978年的1.32亿元提高到307.5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从0.48%提高到2.52%,已达到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的水平。
玩:文化体育资源精彩纷呈
30年前一弄堂人合看一台电视机的情景犹在眼前,如今上海人可以用IPTV选择个性化电视内容,在电影院观看全球同步上映的中外大片,还能去大剧院欣赏明星班底来沪巡演的百老汇名剧,文娱生活越来越精彩纷呈。
2007年末,全市拥有市、区(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30个,比1978年增加6个;公共图书馆30个,增加7个;博物馆106个,增加100个。共有公共广播节目21套,比1980年增加15套;公共电视节目25套,增加23套。共出版报纸101种,增加96种;各类期刊624种,增加582种;图书16958册,增加15292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相继建成了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等一批多功能现代化的大型文化科教设施。
市民“体育大餐”也很丰富。2007年末,上海共有社区体育健身设施4845个,社区公共运动场176个,每百常住人口社区健身和运动场地面积由2000年4平米扩大至29平方米,市民还可以去F1赛场现场感受速度冲击,亲眼观看网球大师们在上海争霸。
保:社保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上海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基本保险、补充保险、社会救助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涵盖养老、医疗、失业、生育等多个方面,基本实现对城镇所有劳动者及其各种就业状态的全覆盖。
2007年末,全市共有467.4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491.5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有440.45万人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小城镇社会保险和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8.61万人和333.6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达74.16万人。
由于一系列促进就业制度改革措施的有力推进,使本市就业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上海从业人员仅为698万人,2007年已增加到909.08万人,增长30%。200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4.3%,已连续多年控制在4.5%之内。
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卫生资源的分布和结构日趋优化。2007年,上海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646个。市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均寿命达81.08岁,比1978年提高7.73岁,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地区)水平。 (记者郑红杨群通讯员张东琴杨建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