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快到古稀之年的老人。对于我近70年的人生旅途,可以作个简要的表述:18岁前,在国外过着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回国头几年,过着清苦的求学生活;“十年动乱”期间,身处逆境,痴心不改;改革开放后30年,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 很显然,我人生的4个阶段,是一个归侨走过的4段历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国家发展变化的过程。 我出生在印尼一个条件优越的华人之家,住在花园洋房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家里有不小的产业。 18岁时,不忘根不忘本的爱国激情使我放弃了印尼优越的生活,只身回到中国求学。当时正赶上国内三年灾害,有太多的老百姓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看到这些,我收起了从印尼带来的漂亮衣服,穿着和同学们一样的朴素衣衫,每天排队凭票买稀饭。在学校里,我积极投身到各项活动中,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学校先进。大学很快在艰苦而快乐的学习中结束。 毕业那年,我碰上了“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在抄家时夺走了我从印尼带来的全部金银首饰。我也被下放到偏僻又穷困的江苏高淳县乡下,当了一名“农民”。 1975年,根据相关政策,我终于调回了城里,被分到镇江江滨医院当医生,住在医院低矮的宿舍楼里,用每天艰苦工作换来微薄的薪水维持着家庭生计。尽管这样,印尼家中几次来人要把我接回,都被我拒绝了。 改革开放不久,中国恢复与印尼的正常邦交。我拿着印尼家中资助的机票,离家30年后终于第一次踏上了归途。家人得知我和丈夫、孩子住50平方米的小房子,每月领着139元的薪酬,提出要我回到印尼来,并且承诺可以帮我开办一家医院。我犹豫后,还是毅然回到了中国。 1997年,我第二次回印尼探亲。告诉家里人自己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住房换成了70平方米的商品房,每月的薪水也涨到了2000元,买东西也不再是凭票供应,想买什么都能买到。 2005年,百岁高龄的母亲在印尼去世,于是我第三次回到了印尼。亲友们得知我2001年在阳光世纪花园买了一套200多平米的别墅,家里还买了车,儿子的工作也不错,生活是越来越惬意了。我还自豪地告诉印尼的亲友们,自家的生活条件已经赶上了他们,某些方面还超过他们。听着我讲述现在的舒适生活,印尼的亲人们都为我感到高兴。他们表示有机会也想到中国来投资兴业。 2007年,印尼的亲人到镇江来,我和儿子一人开着一部车带他们游遍了镇江的名山秀水、大街小巷。看着美丽的春江潮广场和南徐大道上满眼的绿色,印尼的亲人们告诉我,如今中国强盛了,华侨华人在国外的地位也提高了,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现在走在住在国的土地上,也能自信满满昂首挺胸。特别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在整个华侨华人界震动很大,他们都为中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